西岭雪探秘红楼梦_十一桃李春风结子完mdash;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一桃李春风结子完mdash; (第1/3页)

    十一、桃李春风结子完—

    1。没才智有心计的李纨

    李纨没才智,但却是绝对有心机的。只看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李纨为了诗社资金带着姑娘们去跟凤姐要钱的一段就知道了:

    凤姐儿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把姑娘们原交给你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的,他们不好,你要劝。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涸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

    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儿。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说的众人都笑了。凤姐儿忙笑道:"竟不是为诗为画来找我,这脸子竟是为平儿来报仇的。竟不承望平儿有你这一位仗腰子的人。早知道,便有鬼拉着我的手打他,我也不打了。平姑娘,过来!我当着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酒后无德罢。"说着,众人又都笑起来了。

    在这段描写中,凤姐替李纨算了一笔账,精密地揭出她一年的总收入,而且是有进无出的净收入;同时又明确指出她的吝啬敛财:"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

    一句话惹怒了蔫驴子,惹得李纨连踢带咬,也不沉默寡言、装笨守愚了,不但恶狠狠地回敬了凤姐一连串诸如"无赖泥腿"、"贫嘴恶舌"等咒骂之语,且还会指东打西,转移目标,并不反驳凤姐关于自己怕花钱、调唆姑娘们来闹事的话,却说起凤姐生日那天打平儿的事来,得理不饶人地把凤姐好一个教训,俨然一个正义化身。

    设想一下,那凤姐原是最伶牙俐齿、精明不过的一个人儿,倘若也和李纨一般见识,零打碎敲地回几句嘴,局势会是何等不堪?

    好在凤姐识大体,不计较,息事宁人地当众给平儿赔了个不是,又满口答应道:"明儿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将一场潜在的口角风波消弥于无形。

    然而凤姐不计较,局外人的我们却不妨多管闲事,也来给李纨算笔账——李纨带姑娘们找凤姐,是为了给诗社找个"出钱的铜商",然而诗社究竟需要多大花费呢?

    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探春起意建诗社,李纨热情非凡,进门第一句话便是:"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meimei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接着又主动请缨,自荐为社长,且说:"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然而探春说:"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兴。"李纨立刻顺水推舟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

    很明显,这第一社,是探春的东道,李纨自认社长,还邀请众人往稻香村起社,却只是口头建议,并未出钱。

    次日史湘云来了,听说众人起社的事,急得了不得。李纨道:"他后来,先罚他和了诗:若好,便请入社;若不好,还要罚他一个东道再说。"这就又把史湘云拉下水了,却再不提自己做东道的事。

    于是第二社咏菊花,便是史湘云的东道,薛宝钗赞助的螃蟹宴,仍然不花李纨一分钱,倒跟着白吃了一顿螃蟹,还赚了一个带着姑娘们起社吟诗的美名儿。

    如此算下来,从三十七回建社,到四十五回李纨来找凤姐要钱,这期间她自己还从没出过一分钱;那么当李纨要到钱之后呢?她把这笔钱用在经营诗社上了吗?

    且看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大观园增添了宝琴、岫烟、李绮、李纹、香菱等新生力量,于是大家雅兴大作,准备好好地邀一满社:

    湘云道:"快商议作诗!我听听是谁的东家?"李纨道:"我的主意。想来昨儿的正日已过了,再等正日又太远,可巧又下雪,不如大家凑个社,又替他们接风,又可以作诗。你们意思怎么样?"宝玉先道:"这话很是。只是今日晚了,若到明儿,晴了又无趣。"众人看道,"这雪未必晴,纵晴了,这一夜下的也够赏了。"李纨道:"我这里虽好,又不如芦雪广好。我已经打发人笼地炕去了,咱们大家拥炉作诗。老太太想来未必高兴,况且咱们小顽意儿,单给凤丫头个信儿就是了。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指着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五个不算外,咱们里头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你们四分子送了来,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宝钗等一齐应诺。

    凤姐不是已经给了李纨五十两银子吗?而这里也写得很明白,办一社最多只要五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