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记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3页)

毫没察觉?

    出租车一个急刹车,发出尖锐的声响。我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司机转过脸问我:“从正门进,还是后门进。”

    大清早,车速果真快,透过车窗望出去,车子已停在世杰就读的那所大学的后门边,我陡然想起孙世杰的宿舍楼离他们学校的后门近。连忙答道:“后门,就从后门进!”

    抖抖索索地付了车费,我打开车门跳了下去,飞快地跑进学校后门,身后传来司机的喊声:“嗳,还差四角零钱…”

    零钱,对不起了,师傅,我头也不回地直冲孙世杰所住的宿舍楼。

    正是拂晓时分,校园里虽然十分安宁,可孙世杰那幢宿舍楼前已经有了一些异样的动静。我边跑边下意识地朝楼前望去,有几个警察在奔走忙乎,他们的动作真是快,我这个报警的刚赶到,他们却早在现场了。嗳,那个举着DV的高个子,不正是于侃嘛,我喊了他一声,他没听见,只顾举着DV,朝着楼顶方向。高高的22层楼顶上,衬着青灰色的天空,啥子都看不见。于侃忙着拍什么哪?

    2003年8月2日晴午后有雨,雨后气温仍高得难耐星期六

    说是放心,其实我总有些心神不定。平时双休日,我嫌时间不够用,觉得有干不完的事情。可今天,我却提不起劲来,有种无所事事的感觉,特别是窝在莘庄那套陈设简单的房子里,别说干什么事情了,干坐着都出汗,浑身上下都黏糊糊的。

    我约苗杉来玩,可她说,一天的钟点都排满了,一直排到傍晚的五点才空得下来,来不了啦。我说:“今天不是双休日嘛。”她说:“正是双休日,人家约去干活的多。你忘啦,我告诉过你,像上次你见过的小英姐那种东家,给的钱多,却也是得罪不得的。她规定了的时间,是雷打不动的。”我说:“你少接一点活不可以吗?”她说:“多接一点活,就可以多一点收入,天气这么热,不干活,干呆在那么小又那么脏的屋里,真要蹲出病来。那居住的地方你是看见过的,还有人要在大白天里睡觉,不能弄出声音来。”

    嗨,我还有什么话可说。苗杉就从没想过休息天主动来陪陪我,或者干脆给我一个惊喜,出其不意地就来了,她从来也不会这么做。她这个人啊,啥都好,就是没一丁点儿浪漫的细胞。

    可话又说回来,认真为她想想,她也无奈,同人家约好了,人家等着她去干活、去收拾。人要讲诚信,她能不去嘛。不是都在说,上海缺的就是素质好的钟点工。

    隔壁小区的绿荫下还有些凉快,我在那里散着步,看着平整的草坪和一棵棵绿树,不由得怀念起缠溪的日子来了。

    缠溪的夏天也热,可热得爽啊,大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特别是夏天的早晨,阳光灿烂地散落在山岭丛树间,朝阳的一面欢亮无比,背阳的一面清新安宁,空气中弥散着庄稼的香气,山光水色,树木花草,清新得让人不想静也得静下来。

    夏日的缠溪田坝更是一片悦目的青葱之色,秧苗上挂满了露珠,在太阳光下闪闪发亮,好看极了。各家各户的园子里,也是高高低低的一片绿。山野里的向日葵,天天仰着脸庞跟着太阳转,你凝神了看,却又看不见它是啥时候转的。就是日头当顶的午间,热辣辣的太阳穿过瓦檐绿叶,洒在青岗石级寨路和一户户的院落中,那股梦一般的安谧,也是我时常怀恋的。哦,真想躺在绿荫下的青石板上,捧着一本喜欢的书,随心所欲地翻读。读累了就闭上眼睛歇息,醒过来喝上一口消暑的苦丁茶。中国古时的文人,梦寐以求的,不就是这样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嘛。

    眼前的小区里虽说也静,可静也静不太平。听,从那一幢幢楼房里,不时地传出阵阵敲打声,最难听的是切割机的声音,吵得我心烦。是的,我晓得。那是有了新房的人家在装修房子,上海人不晓得是咋个搞的,搬家之前都要装修房子。报社里那些人,一说起房子,讲起装修来,形容那是人世间最幸福也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情,那种眉飞色舞的样子,真让我不好理解。

    不过,将来如果我有了房子,准备要和苗杉结婚,我也是要装修的,把房间装修得漂漂亮亮的,过真正的城市人的生活,做一个像模像样的上海人。到那时候,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苗杉去当服侍人的钟点工了。真在上海扎下根来,让我的子子孙孙都在中国这座最好的城市里繁衍生存。只是,到那一天,不知要熬多久呢。

    回到家中,还是无所事事,临近中午,我随便下了一大碗面条吃,可能是辣椒放多了,吃得我浑身冒汗,洗了碗躺在床上午休,一会儿功夫草席上就濡湿一片。正迷糊着要睡,苏悦给我拷机上发来一条信息,问我:你在哪里?跟我联系。

    我想星期天她特意发信息,一定是有事。于是就下楼跑到公用电话亭,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谁知她并没什么事儿,只是在电话上和我闲扯,问我中午吃什么,早晨干了什么,现在上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