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屠_第782章三农问题和加盟连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2章三农问题和加盟连锁 (第3/3页)

儿也无所谓,可空气太潮湿了,给人的感觉闷热闷热的,还有啊,这边的蚊子忒吓人…”

    陈子华忍不住笑了起来,想起当年初至南海时闹的笑话,记得杜翰还曾经专门跟他说过几句顺口溜,随口道:“三个蚊子一盘菜,俩腿还在盘子外,”随即念起自己住的省委五号院好像并没见到啥蚊子,不由问道:“你住的地方有蚊子?”

    庞冰“赫”的一声也笑了起来,道:“陈书记也知道这顺口溜?咳,不是我住的地方有蚊子,而是到处都有,没到南方来还知道,这边冬天的蚊子居然还这么凶,昨晚出去的时候图爽快,就穿了大裤衩,结果被蚊子叮惨了。”

    陈子华已经好多年没来南海了,现在虽然已经在这边任职,但最近却一直都忙碌不堪,根本没时间出去看看,这会儿被庞冰勾起了兴致,不由道:“晚上咱们出去转转,已经快十年没来过了,也不知道街上都变啥样了。”

    庞冰奇道:“陈书记来过南海?”

    陈子华笑着点点头,道:“很多年之前的事情了。”

    目光在李明祥拿来的文件上瞄了一眼,陈子华道:“找找我省有关抗旱救灾方面的资料。”

    庞冰应了一声之后退了出去,陈子华伸手拿过李明祥留下的文件看了起来。

    晚饭陈子华并没有在家吃,而是带着庞冰与李静恩上街了,也没有开车,三个人沿着大街边走边看,庞冰看什么都好奇,见到街边一家冷饮店门口堆着一大堆的椰子,愣是守在旁边看人家怎么剖开椰子喝椰子汁,最后还兴致勃勃的买了俩,用网兜提着。

    不少的茶馆都在放着录像,外面坐着一堆堆的顾客,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街道两侧的人行道上尽是一些小摊贩,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从草席到书刊杂志,几乎什么都有,三人沿着街边走了几里路也没到尽头。

    陈子华在街边的一个炒粉摊子跟前停下,点了几盘炒粉,庞冰与李静恩连忙清理出一张小桌子,三个人围在桌旁坐下,炒粉摊子是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姑娘在经营的,见到三人已经坐好,小姑娘手脚麻利的送上三碗葱花汤,看样子,跟着小摊做生意不是一天两天了。

    端着汤碗泯了一口,淡淡的葱花味儿香咸可口,庞冰还很好奇的跑过去看了一眼,想知道这汤是怎么弄出来的,陈子华见状微微一笑,他当年第一次来的时候,跟庞冰一模一样。

    炒粉上得很快,陈子华从前还吃过这玩意儿,庞冰和李静恩却是第一次在街边小摊上吃这东西,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抗拒,若非是见陈子华吃得津津有味,俩人无论如何是吃不下这玩意儿的,不过尝上几口之后,表情就没有一开始那么难堪了,不一会儿就都续了第二碗。

    陈子华稍微留意了一下,发现一个怪现象,大街上能见到的当地人很少,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内陆人,用当地人的说法就是“大陆人”这个很好区分,内地人哪怕皮肤再黑,到这边来都要显得白嫩一些,而本地人的肌肤则要稍微偏暗红,比小麦色的肤色还要深一点。

    而这些内地人大多都是年轻人,男女都有,口音也乱七八糟的,虽然说的是普通话,但仍旧夹杂着各式各样的方言。

    此时的南海已经不是十几年前刚建省的时候了,初设经济开发区的那股热风随着当年房产泡沫的破灭,早已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南海的工业基础也极为落后,连本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消化不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内地人过来?

    陈子华还注意到,不少的内地人都在选购街边小摊点上的日常生活用品,草席、被褥等等,心里便越发的好奇起来。

    侧过头对庞冰道:“过去打听一下,那些内地人都是来南海做什么的?”

    庞冰放下汤碗说道:“好嘞,您等会儿。”

    李静恩低声问道:“老板,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陈子华摇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好奇而已,要是南海真有什么地方能够吸引这么多的流动人员,三农问题也就好解决得多了。”

    李静恩微微一怔,道:“什么是三农问题?”

    陈子华“哧”的一笑,道:“三农问题就是…”他突然回过味儿来,三农问题在后世有段时间几乎成了官场上的流行术语,但这个时候却还没有人系统的提出来,好像要到明年还是后年的党代会之后才突然开始流行,成为下一届领导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摆了摆手,陈子华若有所思的道:“多谢提醒啊,让我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个话题改天再给你解释。”他知道李静恩绝对不会关心这类问题,方才的话不过是随意问出来罢了。

    庞冰很快就从街边回来,脸上满是奇怪的神色,对陈子华道:“陈书记,他们说是搞加盟连锁直销的,不知道是个什么产业,居然吸引了这么多的内地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