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等着吃大侠传奇的和尚 (第2/2页)
和尚,比起扫落叶的和尚,仿佛还年轻了很多岁,起先那和尚跟扫地的和尚打了个招呼,老和尚似乎没有听到,继续佝偻着腰背扫地。 公子襄见和尚停了下来,便一步走上前去,试探着问:“大师,唐姑娘…” 忽听那扫落叶的老和尚叱道:“里边去!” 公子襄怔了一怔,只见庙堂森森幢幢,香烟缥缈,不觉应道:“是!”信步行去,跨过门槛,庙内有佛相数座,端坐莲花,十分庄穆。公子襄不觉拜了拜,心中默祷。 “望天见怜,菩萨保佑,唐方唐姑娘平安无事,快乐如意,能找到萧大侠共结良缘…偶然,偶然想我梁襄…” 禀到这里,又觉唐方既已与萧大侠偕白首比翼双飞的话,还想到自己做什么?便觉自己的祷告太自私,顿时说不出话来,心头一阵凄酸。 这时突然听庙内堂院子里有沙沙声响,只见窗棂外木香残余,但目薄西山,残阳几缕,照落庭院,一个老僧正在扫地。 地上无叶。 老僧手上有帚。 那老僧的年岁比起庙门的那位,又像老了许多,公子襄恍惚了一下,抱拳恭问:“敢问禅师…” 话未说完,那禅师眉耸地扬了一下,摇手道:“那边去!” 话音在漫长的走廊上回荡,此起彼落,这庙宇看来不大,但深邃无比,公子襄犹豫了一下,即挺身往内堂走,走进去后越是黑暗,走得一会,又见晚照,有一个小小的弄堂,又有个老僧,老得额几乎已垂到地上,双眼已被皱纹打了结,睁不开了,一只牙都没有了,但仍在挥手扫着地。 地上没有叶子。 他手中也没有扫帚。 他只是在做着扫地的工作。 公子襄起初一阵迷茫,在这黯淡的夕阳将尽的时光里。 但是他的眼睛骤然又亮了。 他开始猜到这些和尚是谁了。 他因兴奋而眼眸发亮,只是随即又黯然下去了,比夕阳还消沉。 因为他跟着也想到,要是真的是他们,而又是他们掳走了唐方,就算萧大侠亲至,也未必能自他们手中夺得人回来,更毋论是他了。 ——要是真的是他们… ——要是真的是他们! 公子襄真不敢想下去。 那老得不得了的老僧挥挥颤抖的手,意思是要他走进去。 公子襄长吸了一口气,往里面走去。 不久后他就看到一座月洞门。 他伸手缓缓把门推开。 夕阳淡淡照进来,倦得像一匹疲乏的马。 门外是后院,是庙的后面,也是一个疲乏的人。 这是个和尚,样子比第一个和尚要年轻得多了,但仔细看去,才发现他老到不能再老,反而变成孩童一般的样子了。 这老和尚听到门呀然打开,没有回头,即问了一句:“你知道我在做什么?” 公子襄摇摇头,他不是不答,而是他第一次在一生里失去了答话的勇气,见到这和尚,他已完全肯定这五个和尚究竟是谁了。 ——就是那五个人。 可是那和尚却好似背后长了眼睛,看到公子襄摇头一般,说:“我在扫地。” “我其实正在什么也不做,却说在扫地。”那和尚的声音和童真的孩子完全一模一样:“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不奇怪。”公子襄一字一句地道:“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知道你们五位前辈是谁。” “哦?我们是谁?”只听一个人道。一个和尚,自庙角缓缓步出来,正是第一个吃rou的和尚,不知何时已到了屋后。 “那你说来听听?”第二个在门前扫落叶的和尚,也不知怎么的到了公子襄身侧。 “我们到底是谁?”第三个在院子扫地的和尚,也趋近来问,第四个在弄堂的老僧,却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像个婴儿一般地说:“你说,你说,说不出,打屁股,说得出,放人质。” 公子襄长吸了一日气,挺了挺胸,道:“五位前辈,上一次侠踪显现的时候,是在八年前少林寺中。” “‘风花雪月残’。少林寺中五位高僧,没想到晚辈有这等眼福,得见神僧现法踪。” 五僧一呆,忽都没了笑容,然后又互视,爆出一阵吱吱咭咭、唔唔呜呜的古怪笑声来。 “原来你真的认得我们。” “算你小子有眼光。” “抱风抱花抱雪抱月,抱到头来一场空。” “所以倒不如抱残守阙。” “守阙已剩残骨一副,你抱残也不过是虚行一场。” 原来“抱残”、“守阙”前者原是北宗少林长老高僧,而“守阙”是武当护法真人,在《神州奇侠》第四部《英雄好汉》中,守阙真人被权力帮柳五柳随风等人所杀,在第八部《天下有雪》时,武林第一狂人燕狂徒曾偕萧秋水上嵩山告诫少林寺,朱大天王有意修成少林武当二大绝学称霸武林,却发生误会冲突,令这抱风抱花抱雪抱月袍残隐忍多年,犹破关而出,与燕狂徒、萧秋水一场激斗,甚至使出“五子联心神功”此后就没有再现江湖,这都是前事,不表。 公子襄说:“得见诸位前辈,十分荣幸。” 抱残忽道:“跟我们说话,最好少说废话。” 公子襄连顿都没有顿:“诸位要晚辈来此,是什么意思?” 抱雪不答,忽然伸出枯干手掌,手背一掣,赫然翻现出一柄刀,刀光湛然,柄镶七钻,一柄淡青色的匕首。 公子襄一见,为之动容,失声道:“这是哪里来的…这…这是我的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