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隔夜梦2 (第3/4页)
军情,其中辛雄的两份折子都在积压其中。太后心中十分生气,她大声地命令显阳殿主管太监立即去找皇上来见她。 主管走后,她坐在案边批起奏折,一直批到快晌午,她觉得累了,起身活动一下腰板,这才想起,去叫皇上的太监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于是她又打发一个人再去找。 过了好一会,皇上才垂头丧气地来见太后。身后跟着那个吓得混身发抖的主管,走到门口就哆哆嗦嗦地跪在门外不敢说话。 胡太后对着门口瞪了他一眼,对他说:“朕知道耽误这么长时间的责任不在于你,你先出去吧。” 主管如释重负地跪地连连叩头,口称:“圣上英明”然后屁滚尿流地跑走了。 胡太后面对着表现得无所为的皇上,叹了口气说:“大魏天朝万里之疆,每天都有很多奏折。这样长时间地积压,怎么面对天下人?世人皆说皇帝日理万机,若不日理万机,岂能配得皇上的称号?” 魏主元翊岂能听得这样的话?向她翻了翻眼睛,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太后知他没有想通,必是心中不服气,沉思一会,叹口气,什么也没说就回后宫去了。 ******* 公元527年,北魏朝庭决定从定。相两州分出四个郡来,新组成一个殷州,任命崔楷为殷州刺史。崔楷在太极殿议政时,向皇帝上表说:“因新立州郡,面临强敌,情急之下无一兵一卒,请求朝庭分拨武器和粮食。” 魏主当朝之上,把奏折传给太后,太后表示应该给予应允。魏主再接过奏折看了一下说:“此折准奏。”便把奏折放在龙案上。 退朝后,皇上迫不及待地直奔后宫,去找潘贵嫔玩那博rou的游戏去了,哪里还想什么殷州。崔刺史等正事。偏是胡太后认为皇上当朝说的话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也就没有把这样的事放在心上。 崔楷也认为此事办妥,无须再向皇上老话重提,只是在家等着通知就是了。吏部因定。相两州催着交割,急催崔楷速去上任。崔楷等不及朝庭拨钱拨兵,必须起身前行赴任。临行前进宫要求面见皇上,却整整等了一天,不见皇上传唤。 曾有人对他说:“崔大人请去找太后解决这样的事。” 可他认为这样的事也去找皇太后,显得我朝男子汉大丈夫太无能力。于是他第二天早早就空着两只手,带着家人去上任。 他的弟弟对他说:“凭着现在殷州的形势,你应该把家中老小留在京中,自己单身赴任,万一有难,可保家属。” 崔楷说:“我闻食人之禄者,忧人之忧。如果我单身独往,将士们谁还肯坚守其志,百姓谁还再相信朝庭?” 于是他义无反顾的带着全家老小,再加上家人。使女三。四百人前往殷州上任。 贼头葛荣得知新建的殷州和崔刺史的这些情况,对部下说:“魏朝新设一个殷州,让一个不懂事的人只身来当刺史,这是把殷州送给咱们,咱们不能不要。”他发动重兵立即逼进州城,摆开了攻打城池的架式。 崔楷弟弟和部下见战事紧急,再次劝他说:“把家中老人和小孩送出城去躲一躲,咱们这些男人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崔楷在大敌当前和众人劝说下,一时没了主意。弟弟便乘机令人把父母。小孩和崔楷唯一的幼子借着夜色送出城去。可是,家人们还没出城墙大门,就被崔楷派的家丁追了回来。 崔楷对众人说:“我的老人和儿女这样一走,城中百姓一定会说我心中不坚定。这样一来,必将人心大乱,兵无斗志,州城必失。我不能因自己的私爱而失忠义,成为国家的罪人。” 他说完便投入了备战的准备中,全城百姓虽然人心惶惶,但他们见刺史尚不惜全体家族的性命,也就都安下心来。葛荣的兵力实在太强大,把他们像铁桶一样围在城中。崔楷发动全城百姓以民间工具为武器,不论大人孩子个个上阵。 百姓也都说:“崔公不惜家中数百口人的性命,我们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军民个个奋勇当先,全都上了城墙日夜守卫。 战争打得十分残酷,城中军民死者相枕,但全城百姓和军兵无一叛逆,就连妇女和十一二岁的孩子也都是舍身杀敌的英雄。战到最后,州城失陷,全城老少全都殉难。崔楷更是坚强不屈,身负重伤,又爬起来,手执旌节昂首而立。葛荣不得不下令部下所有的强弩手一起将崔楷射死,才算把刚刚成立的殷州占领了。 胡太后听到这个悲壮的事情后,十分痛心,她把皇上和朝庭大臣都痛斥了一遍,又下诏为崔楷立碑树榜样,在全国范围内表彰崔楷和他的全家,令官府出兵寻找崔楷活着的后人,重赏优抚。 还有一个人,也是在这时期为安定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前一年清理元叉爪牙时,有一个叫崔孝芬的人也被人告发说是元叉余党,被贬职到荆州服劳役。临行时,偏遇上胡太后出巡,他上前向胡太后辞行。 胡太后问他:“朕同你是姻亲,你为什么要与元叉一起反对朕?还把头伸到元叉的车内说:这个老婆子应该立即被赶走。” 崔孝芬诚恳地对太后说:“我得到了国家的重大恩赐,凭心说话,我确实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再说,假如我真是用这个样子说了这句话,有谁能听到呢?如果他真听到了,那么他一定比我更亲近元叉。” 胡太后听他说完,什么话也没说,就离开了。很快,崔孝芬重新被起用,任命他为荆州刺史。又过了一段时间,南方梁朝派兵攻打荆州属下的彭城,崔孝芬率兵英勇奋战,一连打退了梁军长期的围攻,终于迫使梁军收兵南返,保持了魏国的威严,守住了疆土。 李神轨受到太后和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后,自己请战去前敌立功。他率军向北,攻打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