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初到清凌 (第4/4页)
有的没的就瞎说。身上穿铁甲了,还是脑袋上顶钢盔了,就不怕挨了闷棍?”女人白了男人一眼,扭身闪到一边,不做声了。 众人却没有因为男子的呵斥而停止谩骂。一句句夹枪带棒,刀光剑影,矛头直指利华纸业有限公司,直指清凌市委、市政府。显然利华纸业有限公司原料场大火事件成了清凌百姓心头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这种议论充斥在苏小糖的耳朵里,直到原料场上空的浓烟散去才渐渐地减弱。 清凌市的夜晚虽然比不上北京的繁华,却也称得上别具特色。点点华灯的映衬下,城市的轮廓变得柔和起来,整个城市渐渐地安静下来,比大城市更多了些宁静和素朴。在这份宁静和素朴当中,人心也渐渐沉静下来。 从火灾现场返回公寓,一个又一个谜团,重重叠叠地密布在苏小糖的心头。董文英是怎样的一个人?她为什么要纵火?与利华纸业有着怎么样的仇恨?清凌的百姓为什么对这场人为的火灾拍手称快?清凌市委、市政府为何对火灾新闻采访如此排斥?利华纸业老总与清凌市委书记、市长有着怎样的关系?这里面又有什么样的幕后新闻?这条“大鱼”藏得有多深?… 苏小糖把这些问题逐条记在采访本上。 她启动电脑,进入电子邮箱,怀着一种已经淡化了的伤感,再次查看了贺翔发送来的那封只有九个字的邮件,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出现了一连串的问号。此时,他在加拿大的什么地方?现在那里是什么时间呢?那里的夜晚会不会和清凌一样冷呢?他会不会和我想他一样地想我?…几个念头闪动间,苏小糖的眼睛潮湿了,她使劲地眨眨眼,防止泪水不争气地掉下来,随即轻轻地拉动鼠标,选择了删除邮件。 打开WORD,苏小糖记下了来到清凌第五天的日记。 NO。1心情指数: 今天是我到清凌以来最疲累的一天,也是最有收获的一天。一条大大的“新闻鱼”正在清凌市里欢蹦乱跳地游动着,且看我怎样使出浑身解数,将它抓住吧!每当遇到好新闻,这样的激情和冲动都会让我心潮澎湃,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职业病”? 可偏偏一大清早就收到了贺翔的电子邮件,影响心情! 邮件可以删除,记忆可不可以删除呢? 浪漫主义者认为,金钱买不来爱情!呸,那是“万恶的旧社会”!而时下,金钱是通往爱情之路上的玫瑰、香水、机票以及绿卡。五年了,五年的感情终究敌不过富家女的物质诱惑、留学赞助。最可悲的是,一个男人居然没有面对这个事实的担当。带着虚伪的笑容,貌似真诚地说“对不起”又怎么能掩盖得住那些突然增加的名牌服装,和突然的留学决定? 人的脸皮上面覆盖着多少层的面具?面具戴得久了,会不会和皮肤黏在一起?普希金在诗歌中写到:“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为亲切的怀念。”贺翔,请你跟随那段感情一起消失在我的世界里吧!能滚多远滚多远吧,越远越好,跑到外星球上才好呢! … 唉,我想家了,想老妈和老爸了! 老妈的心真狠,连个电话都不打给我,还是老爸知道嘘寒问暖。难道仅仅是因为我的追问?任何人都有知道自己出身的权利呀!我怎么就不能知道呢?老妈是否要瞒我一辈子呢?直到二十八岁,我才知道自己居然不是老爸的亲生女儿!这样的事怎么想都像一部小说,或者是一部电影,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呢? 印象中我的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只有我家是两个孩子。虽然那时我的年纪还很小,可是对父母为了再要个孩子而吵架的情形仍然有些记忆。那时老爸总是像做了错事似的求老妈:“要不咱再生一个吧,管他是姑娘还是儿子呢!”老妈总是板着脸不说话。直到有一天晚上,老爸喝醉了,一反常态地摔东西,老妈才改变了态度。那时计划生育管得特别严,为了使我成为“残疾孩子”符合生育二胎的要求,老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居然让刚刚读小学的我喝完红酒去参加体检。面无表情的女医生把冰冷的听诊器放到我的胸口,眼皮都没抬就说我有心脏病。她怎么就闻不到我嘴里的酒气呢?中国式的作假应该在那时就已经很盛行了吧!可怜的弟弟小粒,他应该感谢我,要不是他老姐我冒着酒精中毒的危险,这世界上还能有他? 其实最难过的人不是我,应该是老爸。他一定是知道真相的,可还是对老妈那么好,对我也那么好。我记得有一次他喝醉了就嚷嚷:“小糖就是我的亲生闺女,到什么时候我都得对她好…”当时我怎么就没听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呢?如果我是老爸的亲生女儿,老爸用得着那样说吗?一定是心里憋闷得不行了,借着酒精发泄呢。老爸是个好人,虽然他没权没势又没钱,但是有一颗世界上最善良、最能包容别人的心,他从来没偏向过小粒,有什么好东西都向着我来。知道我申请到清凌做驻地记者,老妈只是愣了愣神,根本没放在心上,反而是老爸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说:“要不咱找领导说说,咱一个姑娘家,别去那么远的地方了。”老爸不知道,这次来清凌是我特意向崔主编申请的。老爸越是这样说,我越是觉得不安,越是觉得难以面对他。 唉,老妈为什么不肯告诉我真相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