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震_第二十六~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九章 (第1/3页)

    第二十六~九章

    第二十六章

    在《牛津语录辞典》第三版中,英国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1772—1834)①的话说到“自愿对怀疑的临时悬置,构成了诗歌信仰”这种对胡言来之不拒的态度,是欣赏诗歌、长篇和短篇小说以及戏剧所必不可少的。但是,作家的有些断言,实在荒谬得令人难以置信。

    比如说,谁会相信基尔戈·特劳特在《我的十年自动飞行》中写的那些东西:“在太阳系中有一颗星球,那里的人存在了一百万年,蠢得竟然不知道他们的星球还有另一半。

    直到五百年前,他们才把这件事弄明白。只是五百年前!

    而他们现在却把自己称做Ho摸sapiens②。

    “愚蠢?你要说愚蠢?半个星球上的人那时居然还没有字母!他们还没有发明轮子!”

    算了吧,特劳特先生。

    他好像特别对美国的土著人嘲讽有加。应该说由于自己的愚蠢这些人已经受够了惩罚。据麻省理工学院——我的哥哥、我的父亲和我的祖父都在那里获得过高学位,但我的舅舅彼得·里埃伯却没能及格毕业——的教授诺姆·乔姆澌基①所说:“以当前的估计,哥伦布按我们的说法‘发现’美洲大陆时,拉丁美洲可能有大约八千万土著人,另有大约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五百万人生活在格兰德河②以北。”

    乔姆斯基继续说:“到了一六五○年,拉丁美洲大约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被消灭。当美利坚合众国的疆界确定时,土著人口还剩下二十万左右。”

    依我的看法,特劳特根本无意再给我们的土著人来一次大清洗,而相反,他也许过于婉转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类对诸如另一个半球的存在、核能利用这类的伟大发现,是否真使得人的生活变得比以前更加美好?我个人认为,核能使人的生活比以前更加痛苦,在由两个半球组成的星球上生活使我们的土著人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也没让“发现”土人、创造车轮和字母的人们变得比以前更加热爱生活。

    再次需要说明,我是出生于患有严重抑郁症家族的严重抑郁症患者。所以我才写得这么出色。

    两个半球比一个更好吗?我有一段轶事可作例证,但没有一点点科学性。我的曾外祖父更换了两个半球的场所,正赶上臭名昭著的不文明的国内战争,①当兵残了一条腿。他的名字叫彼得·里埃伯。彼得·里埃伯在印第安纳波利斯买下一家酿酒厂,从此发迹。他酿造的酒中有一个品牌在一八八九年巴黎博览会上赢得金奖。酒的秘密配方是咖啡。

    彼得·里埃伯将酒厂交给了他的儿子,即我的外祖父阿尔伯特,而他又返回到了原来的半球。他断定还是那边半球更好。我们的教科书中常常有一张移民下船的照片,但我听说,这些人其实正在上船,准备返回原地。

    这里的半球决不是玫瑰花床。我母亲在这半边自杀,接着,我姐夫乘的火车翻落了无栏的悬桥而送命。

    第二十七章

    特劳特告诉我,时震将他弹回到一九九一年后。他不得不重新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是《狗的早餐)。小说写的是在马里兰州比萨斯达国家卫生研究院搞科研的一位名叫弗里昂·苏诺科的疯子科学家。苏诺科博士认为,真正聪明的人在他们的脑子里有微小的无线电接收器,从别的什么地方获得高招妙策。

    “那些聪明仔肯定得到了外来的帮助。”特劳特在离宫对我说。特劳特让疯子苏诺科做他的替身。他本人似乎也确信某处有一个巨大的电脑,通过无线电波发出指令。向毕达哥拉斯说明了直角三角形,向牛顿说明了万有引力。向达尔文说明了进化论,向巴斯德说明了细菌,向爱因斯坦说明了相对论。如此等等。

    “那台电脑,不管它在哪儿,不管它是什么东西,一边假装帮助我们,而实际上想杀死我们这些想得太多的呆子。”

    基尔戈·特劳特说。

    特劳特说他并不在意重写《狗的早餐》以及自由意志再次闯入以前写过并扔掉的其他三百余篇小说。“写或重写,对我来说是一回事。”他说“我虽然八十有四,但我就像只有十四岁时一样,充满好奇,充满欢乐,并且发现,如果把钢笔尖放在纸上,它就会自动写出一篇小说来。

    “是不是感到奇怪我为什么告诉别人我的名字叫文森特·凡·高?”他问道。我最好还是解释一下,真正的文森特·凡·高是荷兰人,在法国南部作画。他的画现在已列为世界最珍贵的财宝,但他活着的时候只卖掉过两幅。“他自知容貌丑陋,讨不了女人的欢心,同我的情况一样。但这不是全部原因,虽然肯定也是原因之一。”特劳特说。

    “凡·高和我的主要共同之处在于,”特劳特说“他作的画使他感到震撼,虽然所有其他人都认为它们一文不值。

    我写的小说使我感到震撼,虽然所有其他人都认为它们一文不值。

    “你还能有多幸运?”

    对于他的行为和他的作品,特劳特需要的惟一评判鉴赏者就是他本人。这就使他能对时震后的重播坦然处之,毫不感到吃惊。在他个人以外的世界中,有的只是更多的蠢行,就如战争、经济崩溃、瘟疫、海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