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庙中往往来击鼓 (第3/3页)
戎笔;而从戎笔的武人戾气,又恰好能对付文宗之魁首天人笔。面对其他任何笔灵,天人笔都能占上一合之先,唯独碰到从戎,只能落荒而逃。正所谓是“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 果然不出陆游所料,他与天人笔相逐了许久,发现它只在这大成殿内腾挪转移,却从不出门一步,果然是封印的缘故。陆游忽然注意到,那天人笔笔肚的墨色似乎比刚才变多了,朝着笔尖又前进了半寸。 “莫非那笔尖的白色,代表了他如今的灵力;而那墨色,便是封印的力度?”陆游暗暗思忖。 他知道笔冢内有一个法门,是用笔灵去蘸含有禁制之力的墨汁,借此来封住笔灵的力量,墨不褪尽,封印不除。如今看来,封印天人的,正是这种办法。只是这里的封印是笔冢主人亲自施为,比寻常禁墨威力不知大去凡几。 而天人笔端两色的此消彼长,说明刚才这笔灵消耗灵力甚巨,无力抗拒禁墨,让墨色又重新开始浸染笔头。陆游暗喜,心想只待这么耗上一时三刻,就可让天人笔的力量消耗殆尽,禁墨便可重新封印了。 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声呼喊:“才臣,快回来!”随即有一个人影冲入殿中。 陆游大惊,转头去看,却发现韦才臣手持商洛棍,满脸得色:“陆大人,你我合力,把这妖孽尽快擒下!” 原来韦才臣见陆游打得很是轻松,心里觉得这天下笔声势惊人,原来也不过如此。韦才臣素来心高气傲,刚才被白虎冲阵,觉得十分耻辱,此时见天人笔如此示弱,便想借此机会将功补过,立一大功。 天人笔一见又有笔冢吏进来,笔头轻摆,笔身周围的浩然正气凝聚成了数个漩涡,一派道统气派。 韦才臣拿着商洛棍,朝天一指,叱道:“妖孽,还不快来受死!” 陆游急忙喝道:“蠢材,快滚出大殿去!” 话音未落,那些道统正气汇聚一处,形成一只巨大手掌。这巨掌掌心朝下,五指分开,几乎可以遮住半个殿面,指间凝结着无比的威仪。一声严厉而恢宏的喝声凭空响起: “罢黜!” 这声音高高在上,宛如来自天神的制裁。巨掌朝着韦才臣迎头拍去,如泰山压顶。韦才臣手举长棍,打算挡上一挡。只听“轰”的一声,烟尘四溅,那手掌已经把韦才臣和商洛笔实实拍中,整个大殿都为之一颤。 陆游又惊又怒,右拳猛震,一道金黄色的拳波冲了过去。可惜为时已晚,那巨掌再度扬起之时,地板上已不见了韦才臣的身影,只是指缝间多了一些灵骸碎片。殿内外的几个人都惊骇到了极点,想不到这巨掌轻轻一拍,就把一位笔冢吏和笔灵生生拍成了齑粉。 “受死吧!老夫子!” 陆游拳影霎时盖满了半空。那天人笔收了巨掌,翻滚了几圈,闪避极快,笔尾还拖着一长串浩然之气形成的雾团。那雾团盘旋了几圈,把那些散碎的商洛笔灵骸一一吸收进去,雾中偶有挣扎的灵光一现。过不多时,嘶鸣声渐渐消失,说明那诞生不过百年的商洛笔灵,已经被天人笔彻底吞噬了。 天人笔的笔体此时多了几分光华,就像是一只饱餐了一顿猎物的野兽。陆游惊讶地发现,天人笔肚那截墨色,朝上褪了几寸,笔尖的白色比刚才占的面积大了许多。看来这天人笔,是靠吞噬笔灵来增强力量。吃的笔灵越多,禁墨褪的就越多。等到笔头全数变白,就是天人笔彻底解脱之时。 陆游就这么稍微一走神,那天人笔突然蹿到他跟前,滚滚黑气化作血盆大口,朝着附在他拳上的从戎笔吞去。陆游见天人笔吞噬了笔灵之后,已经不惧从戎笔的锋锐,只得游走缠斗,不敢与它正面对抗。大成殿内的形势,立刻逆转。 殿内很快便被浩然正气形成的滚滚迷雾充斥,殿外之人根本看不清内中情形。 朱熹看到陆游身临险境,急忙唤出紫阳笔,同时对其他四人喊道:“我们快一起上前送笔,只要陆兄结成笔阵,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无论是韦时晴还是诸葛宗正,都面露迟疑之色。诸葛宗正苦笑道:“陆大人尚且不能抵抗,我们去了,岂不是白白送死,辜负了陆大人的嘱托?韦兄,我说得对吧?”韦时晴默默点了点头,自从看到韦才臣身死之后,他整个人面如枯槁,根本已是无心恋战。 朱熹冷哼一声,伸出手去:“拿来。” 诸葛宗正一愣道:“什么东西?” 朱熹道:“你们收笔,应该是有灵器的吧?韦家的笔筒已经被白虎毁了,你们一定还有。” 诸葛宗正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现在还想收笔?能逃得性命就不错了!” 朱熹一把揪住他脖领前襟,冷冷道:“拿来。”他头顶紫阳笔闪闪发亮,诸葛宗正知道这人的实力深不可测,只得咽下口水,从怀里取出一枝鱼书筒。这枚鱼书筒乃是湘竹所制,雕工十分精致,镂刻着冬日寒梅,最难得的是筒口写有一首王适的咏梅诗:“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乃是柳公权的亲笔真迹,颇具灵性。 诸葛宗正有些不舍道:“这是我家祖传灵物,只能暂借…”朱熹听都不听,从诸葛宗正手里一把抢过鱼书筒,飞身冲入殿内。 过不多时,殿内传来一阵嘶吼喧哗。诸葛宗正几人不知发生了什么,走近几步想看个究竟。突然一声长啸,有一管笔突破了浩然雾气,从殿里冲了出来。那四人定睛一看,脸色骤变,转身想要逃走,可已经来不及了。 悬在这几个笔冢吏面前的,正是得意洋洋的天人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