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胡同艳闻秘事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4/5页)

情上禀。”

    “言重,言重!你说。”

    “平老说过,能多争到的,都归我;我把这话跟吴总长说了,他看在同宗的分上,帮我的忙,一票多加五百元,其实这也是拜平老之赐;不过要请平老帮忙帮到底。”“好说、好说。你还要我怎么帮忙?”

    “是这样的——吴总长说,票钱可加,不过要开在一起。”吴少霖说:

    “我想,请大家退出五百元来;这话平老似乎不便说。为难者在此。”

    “我懂你的意思了。”廖衡点点头,略一沉吟,开口又说:

    “还是我来顶名。你跟他们说,五百是我的好处,请他们开一张总票;我收了再交给你。”

    “是、是!这个法子妥当。不过,他们如果不相信,以为我从中出花样呢?”

    “叫他们开‘抬头’,写上我的名字。”

    “是。”吴少霖想了一下又问。

    “倘或他们拿这笔数目,开在原该送平老的总数里面?”

    “那就更简单了,我开一张支票给你好了。”

    “是,是。”吴少霖满面笑容地说:“我先谢谢平老。”

    “能帮朋友的忙,我亦很高兴。”廖衡问道:

    “吴老头看到京华日报,一定大发雷霆吧?”

    “那是一定的;他向来是草包脾气,等我一解释,也就没事了。”

    “你怎么解释?”

    吴少霖当然不便提那个“借干铺”的譬喻;只含含糊糊地说:

    “我说,廖议员不过遮人耳目;他是很够朋友的人,决不会做半吊子。”

    “不错。”廖衡点点头“我想他们亦决不会做半吊子。”

    “不会,不会!”吴少霖问:

    “平老晚上没有约会吧?”

    “有是有两个饭局,一个让我回掉了;另外一个到不到都无所谓的。”

    “既然如此,平老不妨就在这里吃饭。这里的厨子,据说是帝俄的御厨;李鸿章当年访俄,都吃过他的菜。”

    “呃,”廖衡问说:

    “年纪很大了吧?”

    “大概四十岁在右。”

    “那就不对了。李鸿章访俄是三十年前的话,莫非此人十岁就当御厨了?”廖衡笑笑说道:

    “老弟得着风,就是雨,别听他们乱吹。”

    吴少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不过手艺确是不错。”

    “手艺错不错,要试过才知道。”

    吴少霖心想,廖衡似乎不大信他的话;干这种买空卖空的勾当,信用最要紧,否则事情会变卦。为了挽回信用,他特为跑到帐台上去关照卡果可夫:

    “我替你们吹嘘了一番,今天的菜一定要好;否则,我面子丢不起。”

    “你请放心,我们刚从哈尔滨请到了一位大司务;有些难得的材料,就是他带来的。”

    “好!”吴少霖问:

    “有什么好酒?”

    “正宗的伏特加。”

    “伏特加太凶。别的呢?”

    “有很好的白酒;配白汁羊排正好。”

    吴少霖满意地走回原处,向廖衡说道;

    “有黑海鱼子酱,高加索羊排。”接着又说:

    “我刚才问过了,当御厨的是这里大司务的叔叔。”

    “那还差不多。”

    “不过,此人今天不在;另外有个大司务是哈尔滨请来的,手艺也很不错,回头清平老品鉴一番。”

    “我从没有想到你会说假话。老弟的忠实诚恳,我很欣赏。”

    “多谢平老。”吴少霖问道:

    “饭后想到那里去走走?”

    廖衡很想当夜便能一亲异国芳泽,但又觉得过于急色,为吴少霖所轻,因而答说:

    “我没有意见。”

    “要不要到胡同里走走?回头住在花君老二那里。”

    “不!”廖衡老实答说:

    “我要‘保存实力’,留待后用。”

    正在谈着,凯萨林回来了。一遭生、两遭熟,跟廖衡寒暄了一阵;由于华灯初上,客人络绎而至,忙着要去招待,不能多谈了。

    望着她婀娜的背影,廖衡不免浮起怅然若失之感。不过美酒佳肴,填补了他的心灵的空虚。

    果然,厨子的手艺很不坏,那客白汁羊排,让他赞不绝口。吴少霖相当得意,笑着说道:

    “平老现在知道我说话不假吧?”

    “凯萨琳已经回来了,我让卡果可夫跟她谈。”吴少霖说:“希望在那一天?”

    “不忙,不忙!”廖衡克制自己,装作无所谓似地。

    “平老既不愿逛胡同,那就只有两样消遣的法子,一样是打牌;一样是听戏。”

    “打牌没有搭子,还是听戏吧。”廖衡又说:

    “我在上海听过苟慧生,很不错。报上说他已经回北京了,不知道搭班没有?”

    “他跟杨小楼合作,在东珠市口开明戏院唱。我来看看,今天是什么戏?”

    说着,吴少霖去找了一张报纸看;又打了个电话约杨仲海一起来听戏,打算将答应为他筹的款子,顺便交了给他。

    “今天的戏很好。”吴少霖走回来报告:

    “苟慧生的鸿鸾禧。大轴子更精彩,杨小楼、郝寿臣的连环套;王长林的朱光祖,难得一露。这出戏很名贵,平老不可不听。”

    “好!吃完了就走。”

    “倒不必那么急,开锣戏没有什么听头。”吴少霖又说:

    “我刚才打电话约了仲海,等他来了一起走。”

    不久,杨仲海赶到,他也是戏迷,听说廖衡想听苟慧生,随即摇摇头说:

    “他‘回戏’了。”

    已贴出戏码,临时撤消不演,谓之‘回戏’;吴少霖便问:

    “怎么?他是病了?”

    “大概是。”杨仲海突然双眉一扬“老伯想听戏,我倒想起来了,是个难得的机会,那王的老太太七十大寿,办了三天的堂会,有戏园子里听不到的好戏。”

    廖衡是江苏选出来的议员,对北京的情形不太熟悉,便即问说:

    “那王是谁啊?”

    “就是那彦图——。”

    “喔,就是他。”廖衡被提醒了。”

    原来那彦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