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4/7页)
是素饺子。” “素的好,素的好。” 于是小阿凤将阿宝找了来,交代两件事,一是拿蒸饺、鸭粥来;二是生锅烧热水。 饭罢休息时,李彦青已听得水声汤汤;等他喝够了茶,抽完了一枝烟,阿空来报:“六爷,水放好了。” 此时却不见小阿凤的影子。 客人入浴,无动问女主人踪迹之理;他只有站起身,让阿宝引导进入浴室。 浴室是由卧室延伸出来的,加盖的一间水泥墙的屋子,当然是向卧室开们;面积很大,中间是一座路易斯十四式的圆形大理石浴池,估计可容三人共浴;边沿宽约三尺,可坐可卧。洗面池、抽水马桶之外,还有一架藤床;一面大穿衣镜,藤床上已有两条鹅黄色的大毛巾一套干净的纺绸褂裤。 就在他刚跨进浴室时。小阿凤随后而至;李彦青回头一看,阿宝已经出了卧室,但门却未关。这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一转念间,他又一阵心跳。 小阿凤却毫无异样“六爷,”她含笑问道:“你看这间浴室怎么样?” “只怕全北京要数第一了。” “第一倒不见得。听说总税务司家的浴室,还要讲究。”小阿凤隔着门说:“六爷,你先洗澡吧!我叫人来给你擦背。”说着,顺手将浴室的门一带,隔绝形影。 李彦青颇感茫然,想想只好先解衣人浴;且观动静,再作道理。 跨入浴池,正在泡着水闭目养神时,听得门响;张眼一看,不由得惊心动魄,只见阿宝赤着脚穿一条白绸短裤,上身是一件对襟的小背心,胸前的扣子扣不上,露出雪白一块rou。 “六爷,请你坐起来,我好擦背。” “好、好!”李彦青一手遮着下部;一手扶着池边,坐了起来。阿宝便在他背上、一面抹香皂;一面拿块海棉使劲地擦,动作利落而粗鲁,就像做母亲的,替顽皮的小儿子洗澡似地,推来转去,一点都不客气。 “六爷,你躺下来!” 这要受窘了!一躺下来“一柱擎天”形相不雅;想一想,只有拿浴巾盖住躺了下来。而就在此时,发现阿宝走了过去,将浴室门上司必灵锁上的按钮往下一拨,门是锁死了。 李彦青恍然大悟,等阿宝一走过来,伸手便去解她小背心上的钮扣。 “别心急!我自己来。” “三嫂,”李彦青脸上微有窘色“你能不能割爱?” “割爱?”小阿凤格格地笑道:“六爷,你可把我酸死了!有话痛痛快快说好了;掉什么文。” “好吧!我就痛痛快快说吧,你能不能把阿宝送我?” “喔,”小阿凤并不觉得太意外;看一看他的表情问道:“六爷跟她自己谈过没有?” “谈过。我说我要给她买一幢房子;问她愿不愿意跟我?她说要跟你谈。” “是要我代表她跟你谈?”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这个意思。” “一定是的。因为她又不是她父母卖给我的;只是在她而已。”小阿凤紧接着说:“不过,这也没有关系;我来嫁她好了。” “不,不!”李彦青急忙说道:“我现在明白了,她是你雇用的人;如果给了我,当然要送她父母几两银子。二嫂,你说个数目,我马上开支票给你。” “这倒不必、她父母那里,交给我来办。”小阿凤沉吟了一下说:“六爷,这件事,我一定替你办成;不过,我先要问问她,明儿给你口话,行不行?” “你一定替我办成,我还有什么话说?明儿我把三爷的辞呈送回来。” “对了!那时候一定有确实回话。” “费心、费心!”李彦青站起来说:“我要走了!多谢你的鲥鱼。” “鲥鱼不如‘黄鱼’好吃吧?” 像阿宝这种身分,扬州人谓之“黄鱼”;李彦青知道她是开玩笑,笑而不答,拱拱手告辞而去。 这阿宝是陕西巷冶春堂怡琴老二的娘姨,小阿凤跟怡琴老二是极熟的手帕交,为了李彦青想吃天鹅rou,跟怡琴老二商量,征得阿宝的同意,来作一次挡箭牌,代价是大洋五百,李彦青如有赏赐,当然亦归阿宝所得。但没有想到,李彦青竟想藏诸金屋,这就非将阿宝找来细谈不可了。 “你的本事很大,李六爷舍不得放手了,你倒说给我听听,你是怎么让他服贴了?” 阿宝笑一笑说:“李六爷一身细皮白rou;我就吃他的rou。” “真绝!”小阿民笑道:“他是唐僧rou,吃了成仙得道。”笑停了正色说道:“现在他要你天天去吃他的rou,怎么办?” “要问二小姐。” “二小姐一定肯放的,要问你自己的意思。” “我无所谓。” “这就是说,你愿意跟他了?好,你要多少钱?还有什么条件?都可以商量。不过,有一点我要提醒你;你愿意跟他,就要守规矩,闹出事来,他们的手段辣得很。我同三爷,可没法子救你。” 小阿凤的神气很认真;阿宝听完,咬着嘴唇想了一下说:“我三个条件:第一、给我娘老子买一百亩田养老;第二、给我哥哥找个事;第三、我不同他大太太一起住” “你娘老子住那里?” “常熟。” “到常熟去买回,谁去买?你干脆要多少钱好了。” “总要一万。” 依阿宝的身价,一万是高了些,但不算过分。小阿凤点点头说:“好吧,我都依你;你回去跟二小姐说清楚了,马上给我一个电话。” 说完,小阿凤从抽斗中取出预备好的五百元新钞票,递给阿宝;她客气不收,但小阿凤非给不可,因为这是王克敏特为交代过的;他说:“你不给人家钱,就等于人家代你陪李六睡了一觉,我在精神上戴了一顶绿帽子了。” 这话不便跟阿宝明说,只是在她坚持不收时,说了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