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_第二一九章尚武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一九章尚武中华 (第3/3页)

,在体制内的这些大众影响中,一个明晰判别的段位本身是一种荣誉,不管哪一门那一派的。在尚武环境里,光关门闭户的藏起来是很难发展壮大的,他们又不是少林武当这些地方有自己地基业可用,这样顺应大势也是必然的选择。

    所以在三年之后,以中国武术界共同发起的九段位制评判规则就建立起来,应用到民间习武阶层。在那之上。另有武术界自己的高手设立的评判阶层,那就跟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了,但是陈晓奇的目地,已经达到了。

    1928年12月,东三省已经是大雪封山,张学良通电全国,易帜!支持统一!

    此电一出,全国振奋,少帅之名。响彻中华各地,各界纷纷赞赏其识大体重信义,全国表面上统一达到了。蒋某人喜不自胜,大大方方的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长官。奉军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地盘一点都没有变。

    这样的消息传到日本,又是一记重拳,不过这一次接招的是关东军为首的陆军部,他们对于张学良这种根本不把他们看在眼里,一意孤行的行为非常愤怒。一些中下级军官已经叫嚣着要“好好教训一下”他,而对于东三省的图谋行动开始走向明朗化。

    1929年元旦,山东齐鲁商会在东三省以及热河建立分会,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并接受各界的捧场支持,同时,他们在各个途径向东北地区宣传---山东最近生活好地很,老乡们有空回家看看那!

    东三省的居民,绝大多数来自于清末的“闯关东”大移民。这其中以河北山东地人最多,而山东人最终留下定居的比例最高,从1860年满清开放城关放人出去开始,到现在的半个世纪间,光山东人出去的不下三百万,他们的身影遍及东三省以及目前被苏俄占据的辽东区域,成为那片被封闭两百年的黑土地上新的开拓者。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关里关外两条线上常年奔走,一年一个来回的这么跑。是为连通南北地行商。

    山东这一次发出的消息。明面上好似家乡人的问候一般寻常,但私底下。却是一种无形的宣传,透过无数小商贩的嘴巴,山东如今的情况被形容成了人间天堂一般的景象,除了土地不够分的之外,吃的住地工作收入人身安全各方面,那是个顶个的好!

    这样的宣传鼓动,立刻就令很多山东籍的老人家们心动了,离家多年,很多人都没有回家看看了,现在一听生活便成了那样子,无论如何回家瞅一眼也是好的啊!

    所以不用多久,各地的大小办事处就开始陆续接到乡亲们打听老家情况的询问,更有一些人开始央求他们给查询老家某某地方到底如何了,甚至还有一些亲戚的消息,也都问了过来。

    对此,山东方面准备的可是异常充足,或许出于对这一片热土地过度关心,几大办事处下面设地分点不但人多,分布范围也广,并且山东航空公司还将自己的业务拓展到了沈阳(已经改名)、哈尔滨,将物流公司也开了过来,海陆空三路并进,商业触角伸展地很快。

    在接到当地乡亲父老的某些委托之后,齐鲁商会不但没有置之不理,相反的他们还都搜集起来,每个月一次的汇集成信件资料发送到山东济南,然后山东总部对那些消息进行详细的归纳分类,并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叫“同乡会”专门负责身在异地他乡的家乡亲友相互之间的情况反馈和信息往来。

    两三个月之后,原本没有存什么希望的东北乡亲却突然意外的接到来自山东的消息反馈,不管好坏,都是忠实的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办的,而这一切却都是不要钱的!

    这下子,老乡们都感动了!很多人看着来自老家多年不见的亲人的来信和消息泪流满面,自然而然的对齐鲁商会的这种周到服务大为感激,原本有些的隔阂也迅速消弭了。

    对于当事人来说,或许这也就是一下子激动的事情,但是对于其他人而言,这却是很大的触动,毕竟他们也有这方面的需要,大多数的东北人都是外乡来的,很多人到了第三代之后就跟老家彻底断了联系,而他们的经济能力也决定了不太可能自己回家去寻找,兵荒马乱的,很多人连个字都不认识,光凭着一两个拗口的、很可能叫错了名字的乡村名字,要找到太难了!

    现在齐鲁商会这么热情的给与了这种帮助,他们禁不住也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找到多年以前失散的亲友之类的。

    这样的委托一下子多了起来!东三省多么庞大!当年出去的几百万人即使有一半扎根在这里,子孙繁衍之后产生的家庭数量也是惊人的,这么多的请求一下子就将各个办事处给淹没了,原本看似很充足的人手一下子就开始捉襟见肘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