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_第四四章变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四章变局 (第2/4页)

不要紧。\//\可是能说的这些人你不理他,那才是真的麻烦!外交部长公然在大街上被学生逮着痛揍。这说明了什么?在政府看来这是袭击大员、践踏国体、有辱斯文,在学生和文人们看来,这帮尸位素餐不知所谓地家伙除了卖国似乎一点好事干不出来!

    这等情形连番折腾之下,刚刚成立时间不长的国民政府的号召力还没到顶点,便开始走下坡路了。社会上很多的风声已经开始变样走形,庙堂之上的龌龊事情成了茶余饭后的笑柄,他们走马灯似的挟持民意洋洋自得,茫然不知在暗地里的一些人已经摸到了他们的名门,十几年后地全盘溃败,其实在今日就已经种下了祸根!

    失望地学子文人们,开始追寻他们希望看到的英雄,贫苦百姓们,希望找到能够安居乐业地人间乐土,这两样,都被一个叫陈晓奇的人明里暗里地在经营着,鼓动着,作为新兴力量的代表,他用自己地方式开始与南京政府争夺真正可以奠定大局的民心民气。

    而另外一股令蒋总司令寝食难安的力量,却已经找到了未来席卷天下的重要门径,那些完全不被当朝诸公看在眼中的山野村夫们,却正是这片古老土地上最为坚实的基础,自古以来不管王朝更迭多么频繁,没有人敢轻视这股力量的强大,然而今日的国民政府,却似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忧虑,甚至在江南大水肆虐十八省的时候,他们的重心仍然是“戡乱救国”治乱在前,国民在后。

    孰对孰错不必去分辨,关键在于,建国为谁?孙中山终其一生没成就梦想的大业,但是他自始至终贯穿的,则是一个“民”字,民为国本,违背这一切的,无一例外都是失败者。

    “九一八”事变,将大半个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了中国东北那片热土上面,百忙之中的列国似乎已经淡忘了的南洋群岛之上,另外一场足可搅动世界风潮的决定**件则已经酝酿到了极限。

    1931年9月30日,两艘英国重型巡洋舰护送下的荷兰海军陆战队先头部队两万人登陆苏门答腊岛北段棉兰港口,已经处于疲惫不堪境地的荷兰人,下定决心要一次解决掉这里的顽敌悍匪,将香料群岛重归平静。

    三年了,自从接任上任荷印军司令官职位以来,范迪赛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仿佛都是活在噩梦中一般,却是拼劲力气也没有挣扎起来,相反的却是一步步朝着更加不可预知、更加恐怖黑暗的深渊在坠落,这样的折磨令正处在壮年的他快速的衰老,四十多岁的人看上去已经苍老的好像风烛残年的耄耋老朽一般,本就不怎么精神地头发此时都斑白起来,往日令他自傲的挺拔身躯,在激烈反复的cao劳之下,已经佝偻变形,不复当日的雄健。

    两年前地这个时候。范迪赛怀着破釜沉舟一般的豪情和气魄,带领一万精锐的荷印殖民军来到苏门答腊北部的棉兰沿海区,对这里发生叛乱、攻占了城市地华人武装开始无情的清剿,锐气消散的他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自己即将面对的敌人,不再是那些拿着钢刀梭镖半裸着身体在从林中呼喝蹦跳,乱纷纷毫无组织纪律性的土著人和华人劳工了,他们是一些经过正规军事训练、拥有不弱于他们地现代武器装备、人数和对地理环境的熟悉程度上甚至还高于他们的一群军事化的叛匪。对付这样的人,不能再采用以往征服某些新殖民地的做法那样,随意打散分化压制就能解决。对于这样的人,只能消灭,不留后患。

    上次因为巴斯坦斯总督的大意轻敌和莽撞行事,结果将五万荷印精锐悉数陷落在婆罗洲那千里丛林之中。到现在还没有找得回来,而那片土地已经被建设成越来越稳固的堡垒,曾经在他们手中获利较少地原始大岛,被那些突然崛起地叛军迅速注入的资本和技术、设备乃至人力地综合整治之下,现在整个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合起来的“兰芳共和国”已经拥有了比较完整地工业体系,从基本的炼钢、煤炭、电解铝、炼油、化工、机械等等,到汽车、造船、飞机、轻工等等各方面迅速整合崛起,凭借东、南婆罗洲地地下矿产和遍布全岛的木材、椰子、棕榈、橡胶、香料等等自然资源,他们整理出来足可容纳数百万工人的庞大产业规模。只要他们能够在爪哇、马都拉本岛上面打开局面。这些工业就能一下子扑过去,将原先的整个印尼群岛的产业结构迅速改观。工商业、农业全面提升并非梦想,看起来。似乎他们更像是这一片土地的主人,他们才更有办法将这里的丰富资源利益最大化!

    但是。这一切似乎都跟荷兰人无关了,他们不会接受荷兰人一毛钱的税赋勒索,更不会在乎荷兰人的所谓统治,当两艘轻型巡洋舰堂而皇之的领着六艘轻型驱逐舰不断的在印尼海域出没的时候,这里的话语权已经不知不觉的开始朝着华人方向倾斜,荷兰人昔日用枪炮建立起来的威信和统治地位,在华人的强势反弹之下已经岌岌可危,本岛那几千万原本懦弱温顺的土著人自从掺合到排华大屠杀之中后,到现在两年内他们损失了上百万的精英,全都投入到苏拉威西岛和苏门答腊岛那漫漫无边的丛林山地之内,到现在也没弄出点什么丰功伟绩来,不信任、怀疑、背叛,成了最近半年来的主旋律。

    情况还将继续恶化下去!据说,英国人那边还将继续建造新的驱逐舰,位于婆罗洲沿岸的造船厂不久后就要有新的驱逐舰下水,中国本土的青岛造船厂和威海造船厂日照造船厂甚至其他不知道的地方都在筹划新的战舰制造,这些建成的海上力量极有可能在第一时间云集到这一片地区来,英美两国没有坚决反对的情况下,他们赖着不走的目的很明显---打破这一地区的失态和平,已经开了头的事情,想要结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华人武装已经成了气候了!后果不堪设想!深知这一切的范迪赛赶上了这样的烂事,不知道是不是该哀叹时运不济!对今日的荷兰军人来说,想要建立功勋是非常难得,已经没有了新的殖民地可供征服,荷兰在上次战争就中立了,尝到甜头的他们下一回说不定还是中立,不管下一次大战什么时候打起来,似乎都与他们无关,像他这样的人想要再进一步,没有军功何其难也!

    还好,有个更加脓包的巴斯坦斯总督阁下将事情做到了最坏的地步,他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似乎都交代的过去,有了这个打底,他可以从容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包括一场真正的战斗。没有那个愚蠢的家伙掣肘碍事,对于陆上的战斗,他自信是有把握的。

    所以,在率军登上棉兰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指挥部队开始进攻,凭借久经考验地军队攻势,无论如何总要比那些性情温顺的华人训练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