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膜 (第4/4页)
身后的脚步声告诉他,观象台上来了客人。一个深沉而沙哑的嗓音说:“你一夜没睡?” 原来是郁孟。他是宫中弄臣,宰相们经常戏弄他,但是张尔藩却跟他挺投缘,因为他有时像孩子一样好奇。 “明天你会后悔的。”郁孟走到张尔藩面前。 张尔藩摇了摇头。 郁孟说:“你做的事已经惹得龙颜不悦。记得我从前告诉你的那个故事吗?” 张尔藩笑着说:“我忘了。” “渔夫采到一颗宝珠,他父亲为什么把它丢掉了?”郁孟自言自语似的说“这样的珠子,只有在百丈渊中的黑龙颌下才有。适值黑龙熟睡,方保全性命。万一惊醒了龙,他早已化为齑粉了。”他看着张尔藩的眼睛说“我知道你不是为了金帛名位,但这样来之轻易的物力,这样的观象台,这样任性妄为的权力,只有宫中宠臣才能享受啊。九重禁苑,更深于百丈之渊呀。” 张尔藩在心里叹息了一声。但他没有流露出一点后悔之意。他的目光仰望天空,搜索着那些奇异的星星。但它们不在了。 木人敲响了铜钟。白鹤悚然惊起,晨曦与雾霭一同浮现在林苑上空,观象台刹那间被旭日染红。就像那些不知疲倦地仰测天象的夜晚一样,张尔藩在光太殿迎来了又一个黎明。 显德殿里,女皇召群臣商议谏议大夫对张尔藩的弹劾。张尔藩据理力争。当他说到天空中的新星以奇异的轨迹运动时,年老的尚书左仆射杜淹接口说:“你可是在说上一次的客星犯帝座?” “不,那不是客星,那是…那是天外的人!”张尔藩说。 群臣一阵低语。女皇冷笑着不说话。 吏部郎中张震说:“天如鸡卵,地如卵中黄。壳外乃更有人乎?不然…不然…” 张尔藩说:“如果不是人的话,天上怎么会出现那些图案?那是按照勾三、股四、弦五排列的。星星是不会天然如此的啊。” “诚然,六和之内人为贵。”杜淹缓慢地说“然而天,垂法于俗。天何言哉,而风雨调匀,万物化生。我们作士大夫的,只有仰察天意,俯顺民心,才不失了圣人立法的本意。” 女皇这时才开口说:“好,这像个宰相说的话。”杜淹深深地鞠了一躬。 张尔藩刚要说话,女皇盯了他一眼,说:“不提勾三股四也就算了。你怎敢擅发工役,让那些修筑临湖殿的匠人们都去替你挖坑燃火?朕供神的五百担鲛油,被你一夜间焚尽!” “皇上。”张尔藩还抱有一线希望,因为上一次他放肆地拔取御苑长生鸡的尾翎,女皇却一笑置之。他说:“皇上,可当夜天上就有回应啊。” 女皇更是恼怒,她说:“你以为祥瑞者,朕以为妖!如果不是次日就及时祭天,还不知有多大乱子呢。朕再问你,祭天之后,你不思悔改,又跑到哪里去了?” 张尔藩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女皇站了起来:“你从哪里弄来的那个怪物,敢…敢乘它上天去!窥视朕的大内,也不必说了,落在城门,骇人视听。据说真有百姓拿粪水泼你的。真光彩,朕都与有荣焉!”她越说越气,问“你带着十几个人,到那黑沼里去行什么妖术?” 张尔藩说:“陛下,臣…臣没行妖术。我是去黑沼装气。装轻气。” “什么轻气?” “那个黑沼中不断冒着一种气,我早就发现,把它装在纸灯笼里,会使灯笼飞起来。臣叫它轻气。” “于是你就做了那个…” “气球。”张尔藩说“臣想上天去看看。” 女皇倒进御座里,显出无可奈何的神色。 殿前都点检麦雨僧突然说:“陛下,臣有话说。” “说。今天谁都可以说。” 麦雨僧说:“北方倭奴扰境,天兵去征伐时,他们往往高城深池,坚守不战。如果用这种…气球,载以甲士和弓手…” 女皇抬手截住了他:“好了,赐麦雨僧绢千匹,金鼓一双。你与工部去商议吧。”麦雨僧谢恩退下。 女皇的目光稍微缓和了一些,望着张尔藩说:“麦雨僧才是你的楷模。” 张尔藩说:“但臣以为,臣领钦天监衔,不是为了制作器物,甚至也不是为了辅助皇上讨平四海。皇上是让臣察天文,观宇宙,测造物之幽微。麦雨僧念念不忘征倭,是勤劳王事;臣做气球上天也是一样…” 女皇一拍御座:“你还要说!朕要你察天文,难道不是为了五谷丰登?你却误入邪途,滥用上宠,擅发工役,妖言惑众,贻笑于民。你…你该杀!”听到这个杀字,群臣都噤若寒蝉。女皇扫视了他们一阵,说:“你们怎么不说话?郁孟,你以为朕该如何责罚张尔藩?” 郁孟躬身说:“该杀。” “该杀?” “是的。”郁孟说“张尔藩有三可杀。第一,其为人也小有才,恃才傲物,如不杀他,天下有才人都弄得奇形怪状,国将不国了;第二,因为其人有才,使天下人以为陛下是嫉才而杀他,罪当死;第三,陛下杀他之后,才士不敢入朝报国,这也是因他而起,所以该杀。” 女皇等着郁孟把话说完,才说:“郁孟,你不要再信口雌黄。你还想像上次救那个厨师一样,把张尔藩救下来吗?” “臣不敢!”郁孟跪下了“实在是因为陛下有惜才的胸襟,我才斗胆说这些话的。” 女皇哼了一声,拂袖走进后殿。 外面的臣子们心惊胆战地等待着。张尔藩的伤腿发软,站不稳了。郁孟滑稽地挠着头在大殿里走着。过了一会儿,后殿传出皇帝的旨意:“张尔藩免职,斩监候,礼部侍郎包瑞哲暂领钦天监。” 大家惊奇地看到,张尔藩像个孩子一样哭泣起来。这不仅是因为恐惧,也是因为委屈。郁孟的眼睛也湿润了,他喃喃自语:“那孩子是冤枉的…” 张尔藩忘记了谢恩。两个武士扶着他跪下叩头,然后把他押出显德殿。他们听见他一边哭泣,一边低声说道:“可是…他们确实是在那里…” 百花繁盛的夏天很快过去,御花园里也有了蝉鸣。光太殿自从张尔藩免职之后,清静多了。观象台很少再有人上去,水运浑象上面出现了铜绿。两个木人还是按照时辰,忠实地敲响钟鼓,然而有谁听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