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繁华_第五章辜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辜负 (第1/9页)

    第五章 辜负

    、辜负(一)

    元熙五年四月,宁王护送嘉卉郡主入京。

    嘉卉郡主守孝不过三月,于情于理时间都太短,最后太后下了懿旨,嘱咐郡主可以先入京安顿下,而后再进行婚礼。

    维桑本可以拒绝,最后却答应了。

    用阿庄的玺印郑重回复信使后,小家伙扯扯她的袖子“姑姑,你带阿庄一起去么?”

    维桑怔了怔,替他理了理衣冠“不行。”

    “可你每次都会带着阿庄…”阿庄低头,泫然欲泣。

    “韩东澜!”维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自己情绪激动起来“你多大了!还要哭?!”

    被她吓了一跳,阿庄生生将眼泪吞了回去,怯怯看着她不说话。

    她说完便后悔了,深吸了一口气,将他拉到身边,低声道:“姑姑不在的日子,你要好好读书,赵大人会督促你…有什么不懂的,也尽可以问他。”

    “赵爷爷好凶啊!”阿庄苦着脸道“每jj我读书。”

    “不读书怎么成才?”维桑柔声道“要听赵爷爷的话。”

    赵鼎宇是川蜀中书令,深得韩壅信任,如今把大权委任给他,维桑倒也放心。

    “姑姑,那你和宁王叔叔去京城玩,什么时候回来呢?”他扶着桌面习了会儿字,忽然抬头问道。

    维桑安静地想了想,又低下头给他研墨,慢慢地说:“很快吧。”

    “多快呢?”阿庄不依不饶“姑姑,我给你三个月时间好吗?这样还能赶得及七月回来,带阿庄去看花灯。”

    她低着头,又侧了侧身,不叫侄子看见自己的表情,笑道:“好。”

    有温热的眼泪轻轻坠落在砚台的墨汁中,一滴,两滴,又辗转轻轻溅开,落在手背上,开出了墨黑的花朵。

    阿庄安安心心地重新习字时,维桑终于抬起头,看了眼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因为想念母亲,他瘦了许多。

    再往后,连自己都不在他身边。

    可是怎么办呢…

    这条路这样艰难,她要为了他,坚定的…继续走下去。

    元熙五年四月十八日,蜀侯在锦州城外送别嘉卉郡主及宁王。

    韩东澜尽管才半人高,却穿着着正二品的袍服,似模似样的端了一杯酒在手中,敬给宁王。

    宁王俯身接过,一饮而尽。忽听孩童声音,轻道:“宁王叔叔。”

    他略略定神,却见小蜀侯仰着头,努力踮起脚尖,一脸急切。

    他俯下身,凑到他脸边,低声问:“怎么了?”

    “我姑姑她这些天身体不好,你要多照顾她呀!”他急急地说“她还答应七月回来陪我看花灯呢!宁王叔叔,那时你也要来!”

    江载初心中一酸,不由回头看了一眼。

    她尚未从马车中出来,或许…是不敢出来吧?

    “好,我会看着你姑姑。”他欲伸手去抚一抚阿庄的头,却又觉得不妥,改为一拱手“蜀侯,就此别过了。”

    “再会了!”小家伙扬起小手,大声冲不远处那辆富丽堂皇的马车喊道“姑姑,再会!”

    四匹骏马并列在车前,忽然有了响动。马车深红滚金烫边的帷幕忽然被拉开,穿着大红喜服的身影忽然出现。

    维桑听到侄儿的喊声,不顾侍女的阻拦,提起裙裾,冲了出来。

    直到站到阿庄面前,她红着眼眶看着他,俯下身,将他搂在怀里。

    已经化了极明艳的妆容,眉眼妩媚,脸颊轻红,鬓发如云,她只是紧紧抱着孩子。

    “姑姑,你哭了么?”阿庄觉得自己脖子上热热湿湿的,被她抱在怀里,一动不动,反倒极懂事地安慰她“别哭啦!七月里你就回来了呢!宁王叔叔会陪你一起回来的。阿庄会很乖的等你们。”

    她抽泣着说不出话来,只觉得怀里这个孩子,如今是自己的一切,也是…自己的勇气。

    “郡主,出发的吉时快到了。”嬷嬷红着眼睛走出来,提醒道“宁王和萧将军都在等着呢。该…走了。”

    维桑一点点放开了孩子,脸上尤带着泪滴,却勉强笑了笑,对他说:“姑姑不哭了。姑姑只是想,要有三个月见不到你…会想你呢。”

    “姑姑,我每天写五百个字,等你回来给你看。”这大约是小家伙唯一能想出来、安慰姑姑的话了。

    “好。姑姑回来检查。”维桑抬起头,对嬷嬷说“嬷嬷,烦你照顾蜀侯起居…便如同以前照顾我一般。”

    “我会的。”嬷嬷终于也忍不住,伸手抹了抹泪“郡主,一路小心。”

    维桑站起时,身形微微一晃,一旁有人伸手扶住她。她恍惚间抬头看到那张清俊的脸庞,心脏又是被重重的一扯,几乎透不过气来。

    他扶着她,直到将她送上马车,一直未曾放开,亲手握住帷幕,又慢慢放下。

    她的脸终于隐在黑暗之中,见不到分毫。

    宁王深深吸了口气,牵住自己的马匹,翻身上马。

    “启程!”

    春日烟柳中,车队扬起尘埃,慢慢走向东北的官道。

    命运的巨轮,也在此刻开始转动。

    无人可以逃离。

    一行人已经在官道上行走了五日。

    送嫁的队伍约莫百人,包括随行的十数名奴婢随行,而锦州城防御使萧让将军统领三百名蜀军精锐以及宁王亲卫军护驾。

    宁王一直行在队伍前列,而郡主则一直在队伍中央的马车中,除了夜间休息投宿,几乎不出来。

    “郡主,前边是月亮峡,路颇难走,你看是趁着天还亮着就过去,还是等到索性往回去驿站投宿?”

    马车内传来低低的声音:“问宁王吧。由他决定。”

    “是。”

    不多时,萧让回到马车边“郡主,宁王说今日还是过月亮峡,辛苦一些,怕明日下雨更不好走。”

    “好。”

    维桑坐在马车内,伸手掀开了车帘。

    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月亮峡的名字岁虽好听,可是行走起来,却无关风花雪月的浪漫,只叫人觉得惊心动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