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江上风云容易过 (第2/4页)
简单到只有两个小碟子,半壶“洞庭春”! 不过,楼中伙计见得多,见得杂,亦未在意生意太忙,无从分心及此,当然也是原因之一。 这位奇特的小酒客,不消说得,自然就是辛维正。 等到楼上上了七成座时,靠窗坐着的辛维正,偶尔回过头来,忽为一幕景象所吸引。 他看见离楼梯口不远的一副座头上,一个胖胖的中年人,面前铺着一张宜张,手执羊毫,像是准备有所题作,但那人一双眼睛却盯在对面一名伙计的脸上,不稍一瞬,似乎在等待什么。 辛维正见了,不禁暗暗纳罕,心想:怪了,难道这儿的伙计,都一个个精通文墨,连酒客有所吟咏,也会找他们参与斟酌不成? 辛维正正疑忖间,只见那名伙计偏脸想了一下,忽然伸出双手食指,作斜十字形,交叉一叠,赔笑说道:“一个整数儿,十两如何?” 啊,原来如此。辛维正弄清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后,不禁哑然失笑。 紧着,他心中忽然一动,暗忖道:“十两银子,虽说不多,亦不无小补,我能不能来客串一下呢? 是的,假如能以一首诗或一副联句,换得十两银子,至少在今后三个月之内,是可以不用再为食住发愁的了! 于是,他不再犹疑,抬手向另一名伙计招了招道:“你过来!” 那伙计走过来,哈腰道:“相公有何吩咐?” 辛维正左右望了一眼,低声道:“诗何价?联何价?” 他怕那伙计以貌取人,又加了一句道:“‘东西’保证你错不了!” 那伙计也朝左右望了一眼,轻声答道:“‘东西’好不好,那倒没有多大关系,反正下款署的都是什么‘山人’、‘居士’之类,谁能弄得清楚?” 辛维正点点头,表示他此举并非图名,署上什么,均可照办。 那伙计轻轻一咳道:“不过,咳…”辛维正连忙接着道:“没有关系,你说出一个数儿就是了。 或多或少,以及成与不成,尽可另外再打商量!那伙计点了一下头,道:“诗一首十两,联句折半,诗赋则视条幅之长短另议。” 辛维正低声又道:“内涵有无限制?” 伙计摇了摇头道:“没有。这儿是岳阳楼,下临洞庭湖,面对君山,您当然不会一下写到山海关去…” 辛维正止不住笑了一下,他觉得这伙计很风趣。 当下他点点头道:“拿纸笔来吧!” 不一会,纸笔取至。 辛维正蘸墨濡毫,为“岳阳楼”和“君山”分别写下一联。 两者均为夜景,是根据他昨夜寓船后,徘徊湖边之感触。 题楼者为:“山涌半轮月,湖印一天星。” 题山者为:“譬压鱼龙窟,裙浣波狼心。” 下款则循那伙计之暗示,一律题上‘了然斋主’四字化名。 他写完了,正自担心那伙计不知道会不会挑剔,没有想到,他一搁下笔,那伙计便拿去在壁间显目处贴了起来。 楼中酒客,争相抬头望去,登时喷喷之声四起。 那伙计兴冲冲地走过来,含笑说道:“恭喜,恭喜!相公文才,果然不凡,您听这些客官爷,几乎没有一位不喊好,真是大大的了不起!” 辛维正赧然逊让道:“乱涂而已。” 那伙计脸一偏,低接道:“相公如果方便…” 辛维正怔了怔,诧异道:“酒还没有喝完,就算账了么?” 伙计低低伸手一指道:“不,小的是指挂出那两幅对联的十两银子。” 辛维正当场一呆,几乎气昏过去!他做梦也没想到,要付银子的,原来是他而不是“楼”方。 他忍了又忍,方始瞪着对方道:“这算什么理?” 那伙计也觉得非常奇怪道:“咦,事先不是说得好好的么?” 辛维正耐着性了,点头道:“是的,是的,就算我们事先说得好好的我现在是问: 这算什么理?稍为解释一下,也花不了尊驾多少时间。” 那伙计翻了翻眼皮道:“这还用解释么?” 辛维正点头道:“是的!” 伙计眨着眼说道:“知道这儿是什么地方?” 辛维正应声道:“岳阳楼!” 伙计紧接着道:“知道这座岳阳楼,一天下来,进进出出,有多少位客人么?” 辛维正点头道:“很多!” 伙计一咦道:“这不就得了么?你相公扬名,敝楼得益,这有哪点不合理?生意人不图利,还能算是生意人么?” 辛维正点头道:“很好,继续说下去!” 伙计理直气壮的接下去说道:“再说,敝楼通统就只这么大一点地方,假如人人得而题之咏之,张之挂之,敝楼还要不要再做生意?” 辛维正站起身来,座椅一踢,淡淡说道:“好得很,反正各人都有一套理,你老哥的一套已经说完,那就再看看小爷的一套可也!” 即于此际,忽自楼角走出一名瘦小的老人,那老人双臂挥动,高声说道:“慢来,慢来” 那伙计一见老人出面,连忙赔笑道:“惊动了郭爷,真是罪过。” 从伙计词色间,可以看出,这名郭姓老者,不但是岳阳本地人,可能在地面上还有相当头脸。 郭姓老者并不答理伙计的招呼,径向辛维正走过来,笑了笑,问道:“老弟外乡来的吧?” 辛维正欠欠身答道:“正是。” 老者接着笑道:“今天这件事,你们双方都有理,冲着老汉这个老面子,最好还是由老汉来为你们和了吧!” 辛维正默然未作表示,等待对方进一步解释,什么叫做“双方都有理”?他很感激老者出面打圆场,但对老者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