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贞观十七年秋 (第2/4页)
一把杀狗剑,且听我为你作歌。车凛凛、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一剑杀得狗头蹿,二剑杀得嗷嗷叫,牵衣顿足相对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或相问,但云杀狗不留情,或从左路穿耳剑,或入右侧削腮刀,上挑狗头飞毛乱,下扫狗腿急急跳…”杨悦套用杜甫的乐府诗《兵车行》,胡编乱造一翻。 杨悦正说得兴起,却发现武权与“刺猬”突然停手,并未继续,好不扫兴。正待说话,却听身后一个声音响起:“小兄弟,好诗才。” 杨悦回头看时,原来是个银盔玄甲地年轻武将,众侍卫见到他躬身行礼,显然是侍卫的头儿。杨悦见来人虽然一身戎装,相貌却掩不住一股儒雅俊秀之气,举止之间彬彬有礼,心知今日只怕没什么热闹可看了。见他夸自己诗才,便摇头晃脑地顺口胡扯道:“一般一般,天下第三。” 银盔武将听了一错愕:“‘一般一般,天下第三’。但不知第一第二却是何人。” 杨悦所说不过顺嘴而已,哪里有什么第一第二。听他有此一问,心中大乐,心想古人可真没幽默感。脸上却不动声色,煞有介事地道:“兄台居然没听说过天下数一数二之人,真是可惜呀可惜。”说完止不住滋滋有声,以示十分可惜。 玄甲武将道:“愿闻其详。” 杨悦一边儿说一边儿想如何应付,心道:李杜乃是大唐最为杰出的诗人,可惜现在大概还未出世。如果将唐初四杰搬出来,又显不出高明。心下想定说道:“当然是李大和杜二。” “李大?杜二?那是何人?”玄甲武将一脸茫然。 杨悦存心捉弄,故作神秘一本正经地说道:“二位皆世外高人,世俗人不知也不足为怪,不足为外人道也。” 玄甲武将此时虽然十分想知道这天下第一第二到底是何人,却也不便再追问。“刺猬”却叫道:“什么李大杜二,不定什么鸟人,定是没见过什么世面,在乡下也敢自称什么天下第一第二,真是可笑啊可笑。”“刺猬”刚才被杨悦骂了一通,心里很是不爽,所以故意找她晦气。 杨悦冷哼一声,傲然朗诵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诗句如何?当不当得天下第一?” 杨悦一向最为欣赏李白地诗,这篇《将进酒》更是熟的不能再熟,当下背诵出来。玄甲武将击掌赞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岂止是好诗,实乃诗中极品。就凭这一首已是当世无双,这天下第一当之无愧!”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怎样?” 玄甲武将高声赞道:“也是数一数二的佳作。” 杨悦笑道:“此乃我两位兄长所做,诗才如何?” 玄甲武将奇道:“两位兄长?小兄弟两位兄长果真也是写诗的大家。不知两位兄长高名?” 杨悦扑哧一笑道:“我说的便是李大与杜二,是我两位义兄。他二人向来隐于山林,少至人间走动,一个自号诗仙,一个自号诗圣。一般外人根本见不到他们。” 玄甲武将见杨悦小小年纪,文采飞扬,且长身玉立、洒脱俊雅,气度不凡,自称诗文第三,那第一第二更不知何等神仙人物,听的悠然神往,本想要杨悦引见引见,听了最后一句,不由又凉了半截。 杨悦心中却在想:“老李,老杜,我没将你们的诗占为己有,也算对得住你们了。” 玄甲武将心想,既然第一第二见不到,今日遇到天下第三也是幸事,当下对杨悦更加恭敬,对杨悦行了一礼道:“还未曾请教先生高名?” 杨悦见他由“小兄弟”改成“先生”显是被自己唬住,心中早已笑破了肚子,面上却不敢露出半点,装模作样地回礼回道:“免‘高’姓杨,人称杨三。不知阁下贵姓?” 杨悦看了看武权,使个眼色。本来杨夫人收她为义女后,为其改名武悦。不过杨悦既然不想留下真名,而她的真名杨悦乃是个名不见正传的名字,拿来使用,是再好不过。 玄甲武将道:“原来是杨三先生。在下姓李名德。排行也是第三。不知先生的佳作,可否让在下聆教一二?” 杨悦见他对诗词却念念不忘,想来有点学文,有点心虚起来,灵机一动,笑道:“领教不敢。只是小弟正要上这华山,观境访仙,吟诗作对,没想道,哼哼,扫兴啊扫兴…”说完打个哈欠,转身便向山下走。 李德见状忙喊住她,道:“先生既然要游山,何不游完再去?” 杨悦故意哂道:“可惜有人不让。” 李德看了看众侍卫,向杨悦笑道:“不妨,不妨。先生可尽情游山。”说完作一个“请”的手势。 “刺猬”武士还想分辩几句,却被李德止住,只好退到一旁。杨悦哈哈一笑,长身昴首穿过众侍卫身边。 武权本待一同上山,却被侍卫拦下。杨悦看看李德,李德面露难色。杨悦略一思忖知道今日定然有大人物在山上,自己进山看似平常,实则是因为她只不过一介书生,刚才人人看得出来,她半点武功没有,放她入山也无所谓。武权却不然,剑法精妙,自然不敢轻意放入。那李德虽然貌似随意却也不是没有分寸。杨悦向李德点点头,吩咐武权暂且在此等她。 那李德似跟定了杨悦,杨悦到哪里,他便到哪里,一路上谈论诗词歌赋,纠缠不休。每到一处,便问杨悦“可得诗否”杨悦起初还找些诗篇来应付他,后来,见他总是追问诗作,心烦起来,懒得理会,说道:“兄弟我做诗日不过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