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_第一百七十八章飞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飞机 (第1/3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飞机

    西北工业区最北端有一个占地面积在西北并不算大的院落院内只有八间跨度较大的厂房这座看起来和工业区内其它的工厂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那一个宽度过十六米的大门入口显得异常的显眼和其它工厂不同在这大门上并没有拱型横过的铁梁工厂名牌。只是在大门旁挂着一个不起眼的木制牌子“中华飞机制造厂”

    这里就是秦国镛等人依靠西北公司的资助开办飞机制造企业早在两个月前就曾经制造了一架教练机而动机也是和西北动力公司合作制造的8o马力航空动机这将近三个月以来公司已经先后制造了五十六架飞机均是教练机全部刚刚组建的西北航空俱乐部购买。

    这种编号叫鹰1型的教练机性能和目前欧美广泛使用的Jn-4型教练机比较相近。空重只有四百多公斤最高时只有112公里地小型教练机。在这时并不算先进只属于中等水平但是在中国即便是在亚洲都是第一种批量生产飞机而且已经接到了西北航空俱乐部一百零二架的定单。

    西北航空俱乐部是司马创办地一家航空普及机构俱乐部主要用于培养航空后备力量尤其是在西北中学高中部进行的航空普及教育使得不过才一个多月航空俱乐部除了拥有6o多名毕业于南苑航校的飞行员外。现在还拥有了上百名飞行时间过6o小时的初级飞行员。

    正是因为航空俱乐部的定货才使得秦国镛等人创办的这家中华飞机制造厂而俱乐部和制造厂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俱乐部的主持者就是原来南苑航空学校的飞行教官厉汝燕而俱乐部地几十名教官也大都是原南苑航空学校的毕业学员。

    现在的飞机制造厂的规模的整个西北也许并不算大但是拥有过八百名工人、五百多台锯木、缝纫、机加设备的中华飞机制造厂在这个时代的亚洲无疑是算是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备地飞机制造厂。当然产量也是亚洲第一。

    “这架飞机也许将会成为天空的王者度将会是全世界第一装备有射击协调器拥有二架机枪可以携带16oo子弹我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架天生的空中的杀手如果它出现在欧洲战场上的话也许福克灾难就会立即被终结。”

    看着被几名工人抬起机尾缓缓拖出制造车间的一架涂成蓝灰色的单翼飞机秦国镛开口对站在自己身边的潘世忠说到。

    这架净重接近7oo公斤的飞机。因为仍旧是采用的机身由焊接钢管框架承力外覆蒙布所以重量最大地就是他的动机所以几名工人可以很轻易从机尾抬起它将其拖行到厂外以便进行试飞。

    “厂长18o马力的转子动机即使是在现在的欧洲恐怕也没有任何一架战斗机使用功率如此之大的动机单翼机。如果不是公司找到的第五界、第六界戈登。贝纳特杯的冠军飞机的资料恐怕你我都很难想像飞机竟然可以如此之快。单翼机绝对会统治未来着未来的天空。”

    看着眼前的这架蓝灰色地飞机潘世忠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利用公司给的资料在两个月内设计出眼前的这架飞机。对整个飞机制造厂而言。都如同奇迹一般。

    这架飞机是飞机制造厂制造地第一架战斗机当然之前在鹰1型教练机地后座上加装轻机枪。显然不能算是战斗机现在只有这一架从设计时就是为了满足空战的需求地飞机才是直正的战斗机。

    和这个时代的飞机不同这架战斗机并没有采用此时流行的双层机翼而是采用了航空竞比赛中才会采用的单层机翼甚至于还是采用无张线悬臂式机翼这种大胆的设计即使是在欧洲恐怕都不一定被人们接受。

    实际上这种飞机是司马这个航空俱乐部的老板自己提出来的当司马第一次到航空俱乐部的时候看着机场上停着的几架有如玩具一般鹰1型教练机就在心里拿定主意造一种真正的战斗机而这种战斗机当然是单层机翼。

    根据司马收集到的资料在这个时代单层机翼的飞机早在三年前的第五届戈登。贝纳特杯时就已经投入使用使用16o马力的动机的单翼机德培杜辛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时过2oo公里的飞机。而在第二年一架代顿-莱特RB-1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架飞机拥有可收放的起落架以及前缘和后缘副翼。度更是过28o公里而且是全金属结构。

    所以司马才会向飞机制造厂提出自己的要求设计一种单翼战斗机同时向其提供了德培杜辛的资料以及后世的一些飞机的简单的资料而西北动力公司更是同时接到了设计制造16o马力航空动机地任务。林雷

    这个时代的航空动机地制造技术并不先进。在之前生产的8o马力动机的基础上动力公司很快就制造出可以提供18o马力的铝制转子航空动机。

    飞机研也比较顺利。无论是秦国镛还是潘世忠或是厉汝燕在这个时代绝对拥有较高的飞机研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在结合公司提供的资料上一架装备两架机枪的单翼战斗机很快被设计了出来在小型试验风洞内对其进行了近百次吹风试验后几经修改后便被制造了出来。

    所谓的小型风洞实际上是建在空场地一片空地上的简易厂房中的一个长度不过只有不到十米。用钢材、玻璃等简单财料制造出一个简易试验风洞依靠四台特制的电风扇进行飞机模型吹风试验。

    这个风洞是司马在飞机制造厂制造出第一架飞机的时候来这里观看时看到秦国镛在设计鹰1教练机时用的一台普通的电风扇和几块玻璃组成地风洞时就出资建了现在的这个风洞虽然依旧非常之简易但是在此时已经非常之先进了。必竟这个风洞虽说是个简易试验风洞可是在整体设计上司马可是按照后世的学校小型教学试验风洞的图纸制造的。

    在设计这架战斗机的时候这座风洞就挥了很大的作用机翼的多次修改调查都是得益在其中进行的吹风试验这座可以提供过15o公里风的风洞远不是过去那个用小风扇做地简易风洞所能相比在吹风试验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希望他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