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技术 (第2/3页)
举荐下先后有近百名美国钢铁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到西北。再加上后来通过相互推荐的方式到现在已经有数百名德裔美国专家和过一千名美国技术人员在西北的各个重点企业中工作虽然其中大多数都是在美国受到排挤的德裔技术人员。 尽管这些技术人员中很多并不像梅尔森、史道姆那般出色但是随着这几百名德裔美国专家和德裔美国技术人员的到来使得西北的工业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虽然之前西北就已经是全中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实体但是一直以来各个厂矿企业劳动纪律松弛制度不健全劳动力管理混乱。针对这种状况。这些从美国来地专家、技术人员提出需要立即进行制度上的整顿和改进。 而在企业管理方面这些美国专家挥的作用最为显著。虽然司马在西北初建时就引入了不少后世的管理章程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工业管理大体上还处于手工业水平如在工厂地机械设备、电力系统以及其它设备地检修和运行主要是靠老师傅的经验和言传身教。没有一套统一地、科学的cao作方法。所以一直以来安全事故频。几乎是西北工业区内的各个工厂通病。 而聘请到的美国专家到工业区后。这些美国专家不仅在计划检修、改革管理体制、改进设备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编制了一套运行规程要求工人按规程cao作这就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德裔美国专家在生产技术领域为中国各行各业改进工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增加产量所作出的贡献更是举不胜举。专家们的作用还在于培养出大批西北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这些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讲授技术课、现场指导工作、协助翻译讲解文献资料等各种方式向工厂主管、技术人员、工人传授知识和经验。 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专家和技术人员8o%左右都是德裔但是他们却是德裔美国人他们所说的语言是英语而不是德语在中国想找到两、三千德语翻译也许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想到几千名英语翻译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必竟现在英国可是世界第一强国在中国自幼在教会学校接受英语教育的中国人没有十几万也有几万所以这些德裔专家以及技术人员的到来并没有什么语言差异西北也不需要担心外语翻译人员。 “穆你们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族群只可惜你们的聪明才智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得到挥像二号高炉中有很多设备即便是在美国如果没有专用大型设备也不可能生产出来但是你们中国的工人竟然用那么简单的办法就生产出来还有你设计的那种一边安装设备一边施工盖厂房的施工方式把工厂的建设工期缩短了几倍。实际上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更多地时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听到穆藕初的话后。一头灰白色的头地梅尔森开口说到二号高炉和已经投产的一号高炉不同一号高炉除了一些附属简单设备之外其主要设备大都是通过异常点从后世购买。在生产附属设备时西北并没有碰到任何问题。 但是规模更大的二号高炉所需要的过六千吨各位设备全部是由西北公司下属的3oo多家工厂按照图纸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受限于设备的问题很多大型设备几乎都是那些普通工人用土办法解决最终生产出来的。 像二号高炉装料设备中关键地大料钟和大料斗。料钟自重18吨。直径4。2米高2米。在制造过程中须经铸钢、回火、金加工、硬质合金堆焊、再金加工、平衡试验、密压试验等多道工序。 铸钢件体大硬度高一般机床无法加工只好把工件放入地坑用自制牛头车床加工。整个重型机械厂日夜不停连续干了2o多天才抢在春节前完工。 而1oo吨容量的铁水罐车。高4。5米、长7米。自重6o多吨。则也是重型机械厂自制土镗床以镗代车经过一个多月苦战现在已经接近完工。还有像是高炉风口大套等等很多高炉大型所需设备大都是用种种土办法被制造了出来。 正因为如此梅尔森等从美国来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于这一点可谓是佩服至极点更让梅尔森等人大开眼界的恐怕就是穆藕初设计的那种类似于后世俄布战时工厂的建厂方式了先内而外的建设方式。直接压实地基安装机器设备同时施工建厂房电力电缆、行车地安装也是同时进行如此一来整个工期被缩至最短像就像西北轧钢厂。厂房还没建成时。第一块中厚板就被生产了出来这种施工方式远远出梅尔森等人地想象。 “呵呵!一般。一般!还是你们指挥得当的结果!” 对于梅尔森的夸奖穆藕初着谦虚的说到这时穆藕初当然不会解释到自己“想到”这种施工方式实际上是从公司的图书馆的厂房施工建设的书本上看到的。 “嘟…嘟” 看着眼前被吊起的重达1oo多吨地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当悬掉在空中的体积庞大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在距离地面数米的空中微微的晃动地时候在下面观看地江南造船厂的中外技术人员和厂经理都不禁吸口冷气而此时而作为这条商船地设计师的王平轩此时的心里更是扯成了一小团。 “一定要一次定位安装成功!” 当重达数百吨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开始在站在脚架上的工人的口哨声开始缓缓降至船台在船台内是已经完全合拢的商船只要商船上层建筑整体定位成功就基本上意味着这条商船基本完工王平轩不顾得擦拭额头上的汗珠紧张的看着吊挂在空中的商船上层建筑整体。 王平轩知道现在吊运这节上层建筑整体是整条商船中重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节独立段只要这节商船上层建筑整体顺利吊运焊接完成这条属于中华远洋船运公司定购的18oo吨的商船就可以下水而且将会创造全世界造船业的一个奇迹船台周期将缩短至15天! 这条带有试验性质的载重吨不过两千吨的商船如果按其吨位而言对于江南制造局而言是其制造的吨位普通的小型远洋商船但是就其运用的技术而言这条商船却是江南制造局最近几个月之中各种技术革新的总成从比例投样到分段建造甚至于就是连普通的钢坡口加工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