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_第47章试验炮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试验炮楼 (第2/3页)



    北方政府的中国海军在这一方面尚属空白但是中国的一批有识之士不断地呼吁从建立现代化的中国航空及潜艇部队。认为中国尽快掌握先进飞潜技术兵器。可在国防建设地时间、费用和收效上取得先机这是加强国防力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当时北方政府的军政当局也认识到展飞机等新兴军事装备的重要性特别是海军总长刘冠雄挥了积极作用。

    而北方政府总统元世凯从政权稳定的角度考虑同样非常重视扩充军力加之国内要求展飞机及潜艇的舆论和呼声高涨袁世凯下令海军总长刘冠雄负责统筹安排。在接受命令后刘冠雄决定先培养技术人才于是便责令下属着手准备派员到国外学习航空和潜艇技术并筹划将购置飞机等作为海军展的后续步骤。

    因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欧洲大6激烈地进行。欧洲已不再是留学生读书学习的理想之地。而美国大6不仅没有战争而且美国也是当时世界上航空和潜艇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再加在这一时期美国政府与北方政府地关系也较为密切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其自身的国家利益。为了与日本等其他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美国答应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提供优惠条件。因此中国开始考虑调派海军留学生到美国学习这样既可使中华学子避开世界大战的战火又能更好地学习国家所急需的知识和技术。

    这一次留学生派出国家明确为美国。主攻专业是飞机和潜艇制造技术。其次是舰船建造技术。为了解决他们的经费。于是海军部将战前在意大利定购的一条军舰变卖获得地全部资金用作留学专项经费。这才解决了留学经费地燃眉之急。尤其可见其重视程度。

    共和四年春十二名经过海军部海军部又从海军各舰队和机关中挑选了名的留学生在北京汇集后刘冠雄亲自带领他们晋见了当时地元世凯总统。随后他又带着学生们前往中南海瀛台晋见副总统黎元洪。海军出身的黎元洪还设宴款待了他们并致辞勉励。

    而巴玉藻、王助、王孝丰、曾贻经等十一人则是奉令从英国调赴美国学习航空巴玉藻、王助和王孝丰研读飞机制造技术。而曾贻经则直接进入寇蒂斯公司及其飞机制造厂专攻航空动机技术。

    在美国的时候大家牢记魏翰翁的谆谆教诲抱着富国强兵、御辱自强的坚定信念奋学习即便是后来随着国内政局日乱学习、生活经费基本断绝的情况下大家仍然半工半读坚持学习直到后来得到旅美华人互助会资助后一切才重新回到正轨。

    “禹朋、蕴华我们终于到西北了!”

    提着简单的行李的王孝丰看着眼前的这个规模很小的孔家庄火车站于是便有些感慨的说道自从接受华人互助会的资助以来王孝丰便或多或少的关注着西北直到现在终于来到了这个在美国被美国报纸初时称为“奇迹之城”中间又被称为“中国鲁尔区”现在又被称为“中国普鲁士”的西北。

    “你们快看。天上的机队!这些飞机应该是朝库伦飞行!这些飞机应该是刚出厂准备上前线地飞机!你们听他的动机声非常强劲。非常有力!我敢保证这些飞机上地动机功率绝对过三百马力!”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一阵飞机的轰鸣声十数架大型双轰炸机和几十架战斗机的组成的大型机队从火车站上空飞过曾贻经指着空中的飞机喊到作为寇蒂斯公司地动机设计工程师。曾贻经听着空中的飞机的轰鸣声就非常自信地说道。

    此时的站台上刚刚下车的人们都自的朝空中挥着手现的全中国谁不知道边防空军的大名。两个月以来边防空军因为对俄国人的轰炸而名扬海内这些朝北飞去的机群显然是奔赴前线地机群人们自的向这些卫国的战鹰们挥手祝福着他们。

    “没想到不过短短两年现在的咱们中国竟然有如此庞大的空军!现在正值我国空军大展之际正是我等扬所学之时。造出全世界最好的飞机。为打败俄罗斯尽咱们的一份力。”

    望着空中已经远去但是仍然可以听到机群飞行时的轰鸣作响声巴玉藻有些感叹的说道两年前离开英国赴美学习航空时全中国除了南苑航校地和南方的十几架从外国进口的飞机再也没有任何飞机而现在不过是两年一切都改变了。

    之所以放弃在美国寇蒂斯公司飞机厂设计工程师和通用飞机厂的总工程师的职位回国巴玉藻所为正是为了实现当初的抱负更何况现在国战之时。能够在这场国战中尽一份力就已经足够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现在是为祖国服务在我们自己的飞机制造厂中工作我们再也不用忍受那些美国人歧视和偏见!我们要制造出比美国先进地飞机回击他们!”

    看着空中远去地飞机王助有些感叹的说道在美国地那件事让王助终生难望那就是在美国军方进行-型水上飞机试飞前竟因种族原因。不允许自己这个设计者进入试飞现场。尽管以辞职作为抗议但是在王助看来这些并不够。最有力的回击就是在航空技术上越他们。

    “你们好。我是西北省国防展委员会的航空展署署长鲍有良欢迎你们来到西北!”

    看着提着手提箱站在那的七名二十四、五岁的年青人鲍有良回忆着几人的照片然后便面带笑容的走过去对眼前的这七名年青人说道。这七名年青人是旅美华人互助会介绍来的航空专家像眼前的这位巴玉藻、王助二人在美国都是担任飞机制造公司的总设计师。

    相信不久之后他们就会在成为西北航空界的翘楚也许在不久之后他们将会独立撑起一个设计局或是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对此鲍有良并不怀疑。技术融资、政府奖励、专利费等等西北为像他们这样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最好的展环境对于任何一个有才能的人西北绝对是一个天堂只要他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那么拥有一家属于他的企业或是设计局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只要材料供应可以得到保障我们建造一座一号炮楼只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